[发明专利]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任意双频功分器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12044.1 | 申请日: | 2006-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3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慈香;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P1/387 | 分类号: | H01P1/387;H04B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 左右手 传输线 任意 双频 功分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任意双频Wilkinson功分器。
背景技术
基于现代无线通信的双频标准,为减少系统中的器件数目,要求所使用的器件应尽量满足双频工作的要求。Wilkinson功分器在通信系统中经常被用来对天线进行馈电,但传统的Wilkinson功分器只能工作在基频和它的奇次谐波频率下,而目前的GSM无线通信通常使用的是900M和1800M两个工作频段,因此传统的Wilkinson功分器已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的需要。
传统的Wilkinson功分器结构如图1,图1中Z0为端口特性阻抗,Z1为分支线特性阻抗,R=2Z0为隔离电阻。分支线特性阻抗为线长为λg/4。这种情况下的功分器能将从1口输入的功率从2、3口等分输出,并且能满足在工作频率下,三个口均有很好的匹配,且两个输出口之间相互隔离。另外,如果将2、3口作为输入,1口作为输出,这种情况下可以当作功率合成器来使用。但是,这种λg/4支节的功分器只能工作在基频和它的奇次谐波频率下,其中
为克服传统功分器只能奇次倍频工作的缺点,Lei Wu等人在文献[1](Lei Wu,Zengguang Sun,Hayattin Yilmaz,and Manfred Berroth,“ADual-Frequency Wilkinson Power Divider”,IEEE TRANSACTIONS ON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to be published)中基于双节阻抗变换提出了一种能工作在任意双频下的新型Wilkinson功分器,可以满足现代通信的双频要求。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将原来的λg/4支节线变成两个特性阻抗不同的支节的串联,其总长度大于λg/4,因此这种结构的双频特性是以牺牲器件的结构紧凑特性为代价的,这也与现代通信系统的小型化趋势相违背。
另一方面,自2000年Smith等人制作出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负的人工左手材料[2](D R Smith,Willie J Padilla,Vier D C,et al..Composite Medium withSimultaneously Negative Permeability and Permittivity.Phys.Rev.Lett.,2000,84:4184~4187.),并用实验证明负折射现象的存在以来[3](Shelby R A,Smith D R,Schultz S.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a Negative Index of Refraction.Science,2001,292:77~79.),左手材料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研究小组的关注。但这种左手材料是基于谐振结构,其较大的衰减和较窄的带宽限制了它在微波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2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性纤维素酶催化核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