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桐子繁殖扦插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10984.7 | 申请日: | 2006-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5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龙春林;张力;程治英;黄静;王岩;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雷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7/00;A01G1/06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怡 |
| 地址: | 650031云南省昆明市东***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桐子 繁殖 扦插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繁殖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410009201.4公开了一种“核桃属树木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其特征是:把嫁接和扦插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复幼技术、黄化技术、生长调节剂的诱导生根技术,对穗条进行特殊处理,实现核桃属树木的工业化无性繁殖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CN03 126743.2公开了一种“柚木组培苗微扦插移植方法”,其特征是:把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组培增殖苗进行特殊处理,实现增殖苗扦插式移植,具体步骤如下:1)、练苗:增殖苗在室内培养苗高达到3cm时移至日光玻璃温室中,实行练苗,温室温度控制为25~35℃,光照强度为4000~10000lx,通过15~30天时间的练苗;2)、前处理:把完成练苗的苗木从培养瓶中取出,洗净培养基,剪去苗木基部带愈伤组织的头,并对苗木实行分级;3)、微扦插:借鉴扦插技术,将完成前处理的苗木,在基部0.8~1.2cm部位蘸上专用生根粉,然后直接移种在育苗袋里,并且对分级苗木进行分区移植;4)、植后管理:对移植苗木进行全天候管理,主要包括对苗床光照、温度、水分的定量管理,①光照的控制:苗床光照超过4000lx,覆盖1层90%遮荫网,超过10000lx,覆盖2层90%遮荫网,超过15000lx,覆盖3层90%遮荫网,在阳光特别强烈的正午,需盖4~5层遮荫网;②温度的控制:苗床温度低于25℃,盖薄膜,达到30℃,通风降温,超过35℃,喷水降温;③水分的管理:控制相对湿度95%。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又名麻疯树、膏桐、黑皂树、木花生、油芦子、老胖果等,属大科(Eupho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阳光耐干旱,不耐涝且畏寒,起源于中美洲,大约二百年前由荷兰人传入中国。小桐子的种子含油率达40-60%,超过油菜和大豆等常见的油料作物,可以提炼制成生物柴油,也可作为制造肥皂的原料,树液可制成泻剂,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可再生资源。据测定小桐子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以及油酸、亚油酸和棕榈油酸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油的理化性质与石油十分接近。据此,小桐子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能源植物”。与有限的化石能源资源相比,种植“能源植物”获取生物柴油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它具有可再生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势。目前为止,成熟且完善的小桐子扦插繁殖技术未见报道。由于小桐子属于外来植物品种,对其资源的利用,大多还停留在粗放的利用上,导致品系混杂,产量低、质量差,退化现象严重,阻碍了小桐子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小桐子的特性,提出一种适合小桐子产业化发展的繁殖扦插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小桐子繁殖扦插技术是采用硬枝扦插并结合苗床宜干不宜湿的田间管理方式,扦插温度在25℃-30℃之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控制土壤有效含水量在5-10%。
本发明所述的小桐子繁殖扦插技术的具体步骤为:
一、选择地势较高、平坦而通风透光的地块,对床土消毒;
二、采集2年或3年生、直径2-3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小桐子树上的老熟枝,截成长20-40厘米的段作插穗,剪去叶片,下剪口呈斜面,插穗上端用熔蜡封涂,再生根粉水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5-20分钟;
三、为防止插穗下端韧皮部受损,先用比插穗略大带尖木棍在苗床上按15×20厘米株行距打斜孔深6-8厘米,孔口方向一致,将插穗下端轻插至孔底与土相接触,摁实并浇水透土,在苗床上方搭建保温保湿棚,保持温度在25℃-30℃之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有效含水量为5-10%;
四、扦插后视天气情况每隔2-3天对苗床喷水透土1次,使苗床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但不宜过湿,棚内温度控制在15-25℃,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上;
五、扦插15-20天后插穗开始逐渐生根,为防止插穗根系腐烂应减少喷水次数,视天气情况改为3-4天浇透水1次,生根1月后,每7天喷水1次并及时清除苗床杂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雷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雷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0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