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簧式探测距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0349.9 | 申请日: | 200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陆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嘉然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永林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簧式 探测 距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磁力探测距离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因自动化程度需求越来越大,所以用传感器精确探测与导磁材料之间距离的地方也随之增多。传统精确探测距离的装置多数是电感式、电容式、光电式等装置,但这类产品制作工艺复杂,对应用环境要求高,抗干扰能力弱,价格昂贵,并对工作电源有一定要求,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动化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传统精确探测距离的装置多数是电感式、电容式、光电式等装置,都存在制作工艺复杂,对应用环境要求高,抗干扰能力弱,价格昂贵的问题,及对工作电源有一定要求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干簧式探测距离装置。
本发明由塑料外壳1、干簧管2、磁铁3组成;干簧管2、磁铁3都设置在塑料外壳1内,干簧管2设置在塑料外壳1的检测工作面1-1与磁铁3之间,磁铁3的充磁方向与塑料外壳1的检测工作面1-1相垂直,磁铁3设置在干簧管2的动作临界点处,干簧管2内的触点为常开状态,干簧管2两端的引脚2-1、引脚2-2分别连接到塑料外壳1的外部。
工作原理:在被探测的导磁材料4接近本发明的检测工作面1-1时,穿过干簧管2的磁力线逐渐增加,当磁力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干簧管2内的触点将动作-闭合,而探测出被探测的导磁材料4与本发明之间的距离;在被探测的导磁材料4远离本发明时,穿过干簧管2的磁力线逐渐减少,干簧管2内的触点将回到原始状态-常开。
本发明能精确的探测出与导磁材料之间的距离,并具有结构简单、对环境要求低、抗干扰能力高、工作电源范围宽、造价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由塑料外壳1、干簧管2、磁铁3组成;干簧管2、磁铁3都设置在塑料外壳1内,干簧管2设置在塑料外壳1的检测工作面1-1与磁铁3之间,磁铁3的充磁方向与塑料外壳1的检测工作面1-1相垂直,磁铁3设置在干簧管2的动作临界点处,干簧管2内的触点为常开状态,干簧管2两端的引脚2-1、引脚2-2分别连接到塑料外壳1的外部,用于输出通断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嘉然,未经陆嘉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0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