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0318.3 | 申请日: | 2006-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齐永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永先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18/08;C04B28/00;C04B14/18;C04B16/08;C04B18/2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3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水泥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温性能的发泡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建筑的墙体保温是我国多年来沼气池和建筑墙体及路基的保温性都不好,沼气冬天不能用,墙体保温性不好,严重浪费能源,公路经常出现冻胀翻浆,并且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本发明的研发解决了以上问题,其具有保温效果好,施工快捷,造价低廉的良好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做沼气池、墙体、路基的保温材料的发泡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泡水泥,发泡剂、粉煤灰、水泥,其重量份数比为:所述的发泡剂为0.2-2,所述的粉煤灰的重量份数为1-85,所述的水泥的重量份数为15-99。
上述的发泡水泥材料,所述的发泡水泥中含有其他保温材料,所述的其他保温材料重量份数为1-30。
上述的发泡水泥材料,所述的其他保温材料为珍珠岩或聚苯板颗粒或锯末或其混合物。
上述的发泡水泥,所述的发泡水泥整体浇铸成制品或铸成气块制品或制成大气块裁切后制成应用的小气块制品。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水泥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发泡剂与粉煤灰、水泥,混合为一体经加压喷出瞬间释放压力形成发泡体制成发泡水泥。
一种发泡水泥作为沼气池的墙体或建筑物的内、外的墙体或路基的保温、承重材料的应用。
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产品,用做沼气池的墙体,可大幅度地提高保温效果,减少能源损耗,保证沼气池内的温度,使其正常产气。
2.本发明产品,用做建筑内、外墙体的墙体材料,发挥其保温效果好的作用,内墙应用的可减少面积浪费,提高保温性能,增强隔音效果;外墙应用可大幅度提高保温效果,降低墙体重量,减少墙体厚度,提高建筑物利用率。
3.本发明产品,用于修路的路基保温,将本发明产品浇铸在路面的下面,用来做路基的保温,可以防止路面冻胀,翻浆的问题,大幅度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产品的保温效果好,其好于现在所用的硬质墙体材料,用于墙体、屋顶、地面可使建筑的节能率达65%以上。
5.本发明产品的保温性好,其特性是气泡与混凝土的交替混合结构,形成的热传导系数大幅度降低,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是发泡苯板的一半,是红砖的二十到三十倍,并有承重强度。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发泡水泥发泡剂、粉煤灰、水泥,其重量份数比为:所述的发泡剂为0.2-2,所述的粉煤灰的重量份数为1-85,所述的水泥的重量份数为15-99。
其制备方法为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发泡剂与粉煤灰、水泥,其他保温材料,混合为一体,形成发泡体制成发泡水泥。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发泡水泥,其组成包括:发泡剂、粉煤灰、水泥,其他保温材料,1千克,所述的粉煤灰的重量份数为20千克,所述的水泥的重量份数为79千克,其制备方法为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发泡剂与粉煤灰、水泥,其他保温材料,混合为一体经加压后,瞬间释放压力形成发泡体,制成发泡水泥。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发泡水泥,其组成包括:发泡剂、粉煤灰、水泥,其他保温材料,其中发泡剂为0.2千克,所述的粉煤灰的重量份数为15千克,所述的水泥的重量份数为80千克,所述的其他保温材料4千克,其制备方法为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发泡剂与粉煤灰、水泥,其他保温材料珍珠岩或聚苯板颗粒或锯末或混合物,混合为一体,经加压,喷出后,瞬间释放压力形成发泡体制成发泡水泥。
实施例4:
实施例1所述的发泡水泥,其组成包括:发泡剂、粉煤灰、水泥,其他保温材料,其中含有发泡剂为2千克,所述的粉煤灰的重量份数为30千克,所述的水泥的重量份数为54千克,所述的其他保温材料15千克,其制备方法为取上述重量份数的发泡剂与粉煤灰、水泥,其他保温材料珍珠岩或聚苯板颗粒或锯末或混合物,混合为一体,形成发泡体制成发泡水泥。
实施例5:
实施例1所述的发泡水泥,所述的发泡水泥整体浇铸成制品或铸成气块制品或制成大气块裁切后制成应用的小气块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永先,未经齐永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10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