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中类胡萝卜素的增强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52508.5 | 申请日: | 200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V·M·帕特尔;H·J·巴达马拉纳哈里;V·M·V·南迪;M·P·巴比塔;S·文卡塔拉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维沙基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C12N15/53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菊华 |
| 地址: | 印度卡*** | 国省代码: | 印度;IN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类胡萝卜素 增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植物、植物细胞、愈伤组织、组织、果实、根或 植物的其它部分中类胡萝卜素和其它类异戊二烯(优选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或涉及增加植物的高度的方法,涉及由这种方 法产生的植物、植物细胞、愈伤组织、组织、根或果实,涉及获得类 胡萝卜素(优选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方法,涉及核酸构建体以 及涉及这种核酸构建体的使用。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疾病和病患中,癌和心血管疾病都排名靠前,并且影响 很大一部分人群。已经将这些疾病与诸如活性氧簇(其引起对细胞膜、 DNA和其它细胞功能的损伤)之类的因素关联。因此,抗氧化剂已经 成为十分普及的食品添加剂,在所有年龄群体中,许多食品(例如新 鲜水果、果汁、植物提取液和片剂)都可以使用并且每天消费以保持 健康。这类化学物质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E、多酚、黄酮醇和类胡 萝卜素。由于人不能合成任何这些物质,它们要从微生物来源的植物 获得。与活性氧簇猝灭有关的关键物质的其中一类是多元醇和多烯。 众所周知,番茄红素(β-胡罗卜素的开链异构体)是一种最有效的抗 氧化剂,为β-胡萝卜素的单线态氧猝灭能力的两倍和α生育酚的单 线态氧猝灭能力的10倍。此外,其为人血浆中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 (Kaliora等,2005)。
番茄红素在血浆中的稳定性及其优越的猝灭能力使其在其产生和 疾病治疗方面成为受到广泛研究的化合物。它的11个共轭双键和2 个非共轭双键使其表征为红色(在472-476nm下出现峰吸收度)。在 另外可能的1056种异构体中,大约12种在自然界中发现为直链全反 式异构体,为最稳定且在植物中发现的。这种化合物是多不饱和烃, 为亲脂性,并且对光、热和氧化作用敏感(Faulks和Southon,2005)。
番茄红素和饮食
番茄红素富含于多种水果和蔬菜中,例如葡萄柚、番石榴汁、西 瓜、番茄中。在番茄中,红色大部分由番茄红素引起并且高-番茄红素 水果表现出增强的红色。在植物,发现番茄红素为全反式形式,并且 难以从不经烹饪的食物吸收。在油存在下加热已经显示了更好的可提 取性,并且已经发现某些番茄产品(例如番茄汁、蕃茄糊、番茄酱和 番茄沙司)具有更好(即更高量)的番茄红素。已经显示烹饪使番茄 红素异构化为顺式构型,该构型增加了其生物利用率。此外在血清中, 大多数番茄红素为顺式形式。据估计,每天需要35mg番茄红素并且 可能目前不是消费者当前摄入的部分(Faulks和Southon,2005)。
番茄红素和健康
活性氧簇(ROS)由许多途径产生,凭借这些途径能量被转移至基 态三线态氧,使其成为高度活性的受激单线态氧。这种物质能够造成 脂、蛋白质和DNA损伤。ROS因而与衰老症状、癌和心血管疾病有关。 由于富含不饱和键以及这些键的共轭,类胡萝卜素分子可以猝灭来自 单线态氧的能量。伴随该步骤,类胡萝卜素获得激发态,激发态的类 胡萝卜素随后通过与溶剂环境相互作用耗散为热。完成一个猝灭反应 后,类胡萝卜素再生以进行另一个反应。有些估计认为,类胡萝卜素 可以猝灭大约1000个单线态氧后,它们才分解(Krinsky,1998、 Bhuvaneswari和Nagini 2005、Gruszecki和Strzalka,2005)。
由于ROS引起的氧化损伤,已经将其与许多慢性疾病相关联。继 而,又已经将抗氧化剂与保护脂类、膜、低密度脂蛋白、蛋白质和DNA 免受损伤相关联。更具体来讲,已经证明番茄红素能预防癌和心血管 疾病。几个研究已经发现,番茄红素通过结合至亲脂性部分,保护这 种复合物免受氧化损伤。此外还建议将其用来防止致癌物质诱导的 p53和Rb抗癌基因的磷酸化,并使细胞分裂停止于G0-G1期。其还是 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剂,HMG CoA还原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 另外,通过结合至LDL和VLDL,其阻止了胆固醇氧化物的形成并因而 防止了CVD的形成(Kaliora等,2005、Agarwal和Rao 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维沙基因有限公司,未经阿维沙基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2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