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多媒体通信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52117.3 | 申请日: | 200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3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 发明(设计)人: | T·卡格纽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王忠忠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多媒体 通信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通过连接到多媒体服务网络的多媒体网关来实现多媒体通信的方法和设备。然后可为连接到专用网络的装置、特别是家居网络中的不同类型通信装置提供对多媒体服务的访问。
背景技术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通信装置,它们能够使用IP(因特网协议)、例如固定或移动计算机和电话进行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多媒体服务通常需要传输以不同格式和组合来表示媒体的编码数据。术语“多媒体”在本说明书中将用来一般表示通过使用基于分组的IP(因特网协议)传输技术传递的任何媒体选择。多媒体服务涉及表示例如音频、视频、图像、文本、文档、动画等不同类型媒体的数据的分组交换通信。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已经开发了称作“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网络体系结构作为用于处理分组域中多媒体服务和会话的开放标准。IMS是用于与所使用的接入技术或多或少不相关地实现基于IP传输的服务并且不限于任何特定服务的平台。因此,IMS网络控制多媒体会话,但不用于实际传送有效载荷数据,有效载荷数据通过接入网和任何中间传输网络、包括因特网进行路由。
图1是用于通过IMS服务网络来提供多媒体服务的基本网络结构的示范示意图示。在涉及一个或多个多媒体服务的通信会话S中,移动终端A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100,并且与连接到另一个接入网102的固定终端B通信。还可以存在链接该接入网100和102的中间主干网(未示出)。
IMS网络104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100,并处理针对终端A的会话,其中网络100、104通常为一个运营商所有。在这个实例中,对应的IMS网络106代表终端B来处理会话,并且两个IMS网络104和106可由不同的运营商控制。或者,两个通信终端当然可连接到同一个接入网和/或可属于同一个IMS网络。终端A还可与服务器通信,例如以便从内容提供商下载一些媒体。此外,如果终端正在被访接入网漫游,则多媒体服务由终端的“归属”IMS网络、即它在其中登记为订户的IMS网络来处理。
图1所示的会话S由各IMS网络中的特定节点管理,在这里一般称作“会话管理节点”108。这些节点通常包括S-CSCF(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和P-CSCF(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各IMS网络104、106还包括用于实现各种多媒体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110。此外,主要数据库部件HSS(归属用户服务器)112其中还存储订户数据和鉴权数据以及服务信息。IMS网络106基本上与网络104相似。所示网络部件108-112的各种特定功能一般是本领域已知的,不需要在这里进一步描述以便理解本发明的上下文。当然,IMS网络104、106包含许多其它节点和功能,为了简洁起见,这里未示出。
称作“SIP”(按照标准IETF RFC 3261的会话启动协议)的规范用于处理IMS网络中的会话。SIP是用于信令的应用层控制协议,以创建并一般处理通过分组交换逻辑的会话。因此,SIP标准可由IMS系统和终端用来建立与控制IP多媒体通信。SIP本身不提供多媒体服务,而是使其它协议或应用可用于实际实现这类服务的一组基元可用。例如,在调用了某个应用程序时,在SIP中定义称作“邀请”的消息,以便在建立过程中发起会话。
在SIP中,使用称作“会话描述协议SDP”的附加协议,用于通过SDP消息来描述多媒体会话,SDP消息可作为自含式主体嵌入SIP消息中。因此,SDP可由终端用于提供与它们的特定能力和偏好有关的信息,以便协商和约定在即将来临的多媒体会话中要使用哪些会话参数、具体来说是编解码器以及媒体的IP地址和端口,这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上述“SIP邀请”消息包括SDP消息,其中具有关于一个或多个所需编解码器(编码器/解码器)以及即将来临的会话所需的其它通信参数的信息。
根据3GPP,要求访问IMS网络的预订通信终端有权访问IMS SIM或“ISIM”(IMS用户标识模块)应用程序,以便向IMS网络的运营商提供必要的鉴权和订户数据。现在,仅允许IMS使能终端访问IMS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2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