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包覆金属板的拉深减薄加工方法、及使用该加工方法的树脂包覆拉深减薄罐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52003.9 | 申请日: | 200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户丸秀和;田屋慎一;甲斐政浩;田边纯一;堤悦郎;佐伯则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28 | 分类号: | B21D2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金属板 拉深减薄 加工 方法 使用 包覆拉深减薄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包覆金属板的拉深减薄(draw andwall ironing can)加工方法,具体涉及在减薄加工(ironing)时,不会在罐体上产生波纹线(shock line)、可以有效地防止罐体破坏,并且可使罐侧壁充分薄壁化的减薄加工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树脂包覆拉深减薄罐。
背景技术
拉深减薄罐一般从金属板上冲裁下毛坯件,通过拉深加工(drawing)将毛坯件加工成杯体之后,使用由冲头和多级的减薄加工阴模构成的减薄加工装置,将拉深加工后的杯体安装于冲头上,然后,将杯体与冲头一起插入到减薄加工阴模内部,从而精加工成规定的罐侧壁厚度及罐高度。在拉深加工和减薄加工中,为了加工时的润滑及冷却而使用大量的润滑油及冷却水。
但是,从近年环境保护及进一步减轻罐体质量的观点出发,以往进行了如下尝试,即,对于用以拉深加工为主体的方法加工得到的由树脂包覆金属板制成的罐体,通过减薄加工将罐侧壁加工得更薄。但是,存在下述问题:随着罐侧壁的薄壁化的进行,容易在罐侧壁上产生破断,因此,不能充分地进行由罐侧壁部的薄壁化、即轻重量化所带来的成本降低。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日本专利第3582319号中记述了如下的无缝罐的制造方法,是一种比拉深成形体更细长的第1无缝罐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为:在拉深成形体中插入防皱 工具,一边用防皱工具向凹模平面部推压拉深成形体的底部、且使冲头向阴模的空腔内前进,使拉深成形体的侧壁部外表面与冲压平面部、阴模的曲率半径较小的加工角紧密接触,一边利用加工角处的弯曲延伸减少侧壁部的板厚,再用冲头、加工角的减薄加工处的前端部、或成为比前端部靠前方的减薄部共同进行减薄加工,从而进一步减少侧壁部的板厚,其特征在于,使用在冲头的圆筒形部上端连接设置了下述圆锥部的冲头进行加工,以使拉深成形体的侧壁部壁厚的减薄加工后的厚度减少量在高度方向上相等,上述圆锥部是与拉深成形体的越朝向侧壁部上方壁厚越增大的高度方向壁厚分布相对应的、朝向后方向内侧倾斜0度1分~0度30分。
在上述无缝罐的制造方法中,再用拉深阴模和减薄阴模的组合进行拉深减薄加工,特别是对已成形的罐体的开口部不施加减薄加工而在拉深加工的中途结束,因此,不能实现更加高度地薄壁化到开口部。
另外,作为减薄加工方法,在日本特开2003-19518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减薄加工方法,该方法使支承于冲头上的金属杯体与减薄加工用阴模相啮合来对杯体侧壁部进行薄壁化,其特征在于,以连续设置状态配置前级和后级的减薄加工部且使两级减薄加工部的平刃口凸台(land)之间的距离为3~20mm,在前级的减薄加工部内实施由前级的减薄加工部和后级的减薄加工部所产生的减薄量总和的20%以上的减薄加工。
但是,采用上述减薄加工方法制成进一步薄壁化了的拉深减薄罐的结果是产生了罐体发生破坏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人等对这样的罐体破坏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明确了如下内容。即,可知:在如上述减薄加工方法那样使用连续设置了前级和后级的减薄加工阴模进行减薄加工时,在 与形成于凸缘形成部与侧壁部之间的台阶部的侧壁部侧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在前级阴模到达时产生波纹线(局部薄壁部)、产生罐体破坏。另外,台阶部附近的侧壁部厚度厚壁化至形成于冲头和阴模之间的设定间隙以上,难以形成如设定厚度那样的壁厚分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深减薄加工方法,是一种树脂包覆金属板的拉深减薄加工方法,该方法为对在金属板的至少单面上覆盖有机树脂而形成的树脂包覆金属板进行了拉深加工之后,使用冲头和多个相邻的阴模进行减薄加工,从而成形由底部、侧壁部和凸缘形成部构成的罐体;其特征在于,可以防止产生由于使用多个阴模而产生的波纹线,即使将罐侧壁部进一步薄壁化也不会产生破坏,并且防止台阶部附近的设定间隙以上的厚壁化,可使凸缘形成部附近的侧壁部的壁厚分布均匀化。
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深减薄加工方法,是一种树脂包覆金属板的拉深减薄加工方法,该方法为对在金属板的至少单面上覆盖有机树脂而形成的树脂包覆金属板进行了拉深加工之后,使用冲头和多个相邻的阴模进行减薄加工,从而成形由底部、侧壁部和凸缘形成部构成的罐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减薄加工的冲头的、与连接于凸缘形成部的侧壁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圆锥部,上述圆锥部的长度大于等于上述多个阴模的第一阴模与最后级阴模的平刃口凸台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拉深减薄加工方法中,优选是:
1、上述冲头在后端部分具有小径部分,使成形后的罐体的开口端部的减薄率为0~15%地进行减薄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株式会社;东洋钢钣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株式会社;东洋钢钣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2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热的红外线测量用探针
- 下一篇:具有不对称胎面花纹的轮胎和安装该轮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