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机械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51654.6 | 申请日: | 200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T·沃特曼;M·皮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88 | 分类号: | B65H54/88;B65H51/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华林 |
| 地址: | 德国门兴***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纺织机械,其包括多个加工点用以处理和卷绕多个纱线。
背景技术
由US 2 206 834已知同类的纺织机械。
在已知的纺织机械中在一机械纵向侧面上并列和上下相叠地设置大量卷绕装置。在每一卷绕装置中将一纱线卷绕成一纱筒。为此纱线在每一加工点连续地通过供料装置供给到卷绕装置。纱线的卷绕连续进行直到绕成的纱筒已达到一最大的纱筒直径为止。此时在卷绕装置中实施一次换筒,其中设置用以实施换筒的辅助装置。这样的辅助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吸纱装置,以便在换筒过程中接纳连续供给的纱线并且通常导向至一废纱容器。
在已知的纺织机械中为吸纱装置配置多个卷绕装置,该吸纱装置直接连接于废纱容器。在这种情况下由吸纱装置同时接纳多根纱线,从而为各纱线配置的各卷绕装置为一次换筒是已经准备好的。在这种情况下确保在导出纱线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纱线张力,以便确保纱线在各加工点的可靠的导向。在已知的纺织机械中通常由操作人员实现纱线的切断和向吸纱装置的转送,他紧接着实现在卷绕装置中的换筒。
由WO 03/004742A1已知一种纺织机械,其中大量卷绕装置配置辅助装置,以便可以实施自动化的换筒而不需要操作人员的干预。为此作为每一卷绕装置的辅助装置使用一吸纱装置、一切断装置和一向卷绕装置的气动的输送装置。气动的输送装置具有一包括一吹风端的导管,通过该吹风端将纱线在首次生头时导入卷绕装置。为卷绕装置设置的切断装置和吸纱装置用于换筒。借此在每一卷绕装置中可以实现一次单独的换筒。因此这样的纺织机械为了设置各个辅助装置需要较大的结构上的费用,以便实施每一卷绕装置的单独的换筒。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同种型式的纺织机械,其中在换筒过程中将一组卷绕装置的多根纱线同时通过一吸纱装置接纳和导走,使得即使在各加工点中应用各个缠绕输送装置的情况下也确保可靠的导纱。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纺织机械,其具有大量加工点特别用于假捻变形,其中可有效和快速地实施手工的换筒。
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具有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纺织机械达到上述目的。
通过诸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限定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构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纱线上通过吸纱装置产生的纱线张力基本上施加到纱线的导出上。为输送和保持配置的加工点的导纱所需要的纱线张力通过一组气动的输送装置产生。为此沿纱线运行流程在所述一组为一吸纱装置配置的卷绕装置的前面设置一组气动的输送装置。为了实施换筒可集体控制为该组卷绕装置配置的气动的输送装置,从而可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操作人员实施全部输送装置的启动。根据为一个吸纱装置配置的卷绕装置的数目因此两个、三个或四个输送装置可以同时与吸纱装置协同操作。借此较大量的纱线也可以可靠地通过一个吸纱装置接纳并且向一纱线容器导走。
为了特别是避免由在卷绕装置前面设置的输送装置的纱线松弛,按照本发明的一有利的进一步构成,将气动的输送装置在加工点中沿纱线运行流程设置在卷绕装置与配置的供料装置之间。借此在向吸纱装置输送纱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时的纱线松弛能够可靠地由供料装置阻挡。
为了能够实现在各加工点中尽可能不损伤的导纱,供料装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供料轴构成,纱线以至少一个多重的部分缠绕在供料轴上引导,从而有利地避免为输送和引导纱线的夹紧缝隙和输送缝隙。
为了能够通过气动的输送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纱线在加工点中的生头和输送,优选应用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其中各气动的输送装置由各一个喷纱器构成,该喷纱器具有一开口的导向通道,该导向通道包括一吸入端和一吹风端。对此可以改善纱线在导向通道内的导向,即直接在吸入端上和吹风端上分别构成一导纱器。
为了启动气动的输送装置,优选为一组卷绕装置配置的气动的输送装置可共同经由一控制装置连接于压缩空气源。这样控制装置的操纵可以同时启动每一连接的气动的输送装置。
各气动的输送装置也可以有利地用于纱线在各加工点的首次生头。为了改善在换筒过程中和纱线在各加工点的首次生头时的导纱,特别有利的是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其中在各个加工点内设置多个为供料装置配置的输送装置,它们在生头纱线和/或换筒时可以启动。借此在全部的加工点中保持一为引导纱线所需要的最小纱线张力。特别由此可以避免在供料装置后面的纱线松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1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终端
- 下一篇:具有听筒软管固定装置的助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