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及对抑制血小板凝聚有效的保健食品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51621.1 | 申请日: | 2005-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7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森山浩义;佐藤胜也;高冈晋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8/36 | 分类号: | A61K38/36;A61P7/02;A61K38/00;A23L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小板 凝聚 抑制剂 抑制 有效 保健食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小板凝聚抑制剂、特别是将利用纳豆激酶 (nattokinase)使血纤维蛋白反应而得到的血纤维蛋白分解物作为有 效成分的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及其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纳豆激酶是与来自生物体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同样地直 接分解血纤维蛋白(血栓)的血栓溶解酶(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而且,纳豆激酶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由本发明者中的森山 及高岗发明,记载于已申请的特愿2003-111081中。
专利文献1:高岗晋作:ジヤパンフ一ドサイエンスVol.39,9 月号2000年单行本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已知纳豆激酶分解血纤维蛋白,但是,这种分解产生的 分解物具有什么作用、效果还未可知。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可以认为:如果纳豆激酶具有抑制血小板凝 集的作用,那么纳豆激酶分解血纤维蛋白得到的分解物应该也具有抑 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对此,调研了现有技术,不存在记载着关于纳豆激酶分解血纤维 蛋白得到的分解物是否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的现有技术文献。
该分解物为肽,由于其比作为酶的纳豆激酶稳定,因此容易制成 制剂,并能长期保存。
因而,可以认为,如果该分解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则 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及纳豆激酶,因为纳豆被食用了几百年,其安全性 得到了证明,所以也可以得到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本发明者进行了 专心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成制剂、并可长期保 存的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及对抑制血小板凝聚有效的保健食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容涉及:
本发明的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含有将利用纳豆激酶使血纤维蛋白反 应得到的分解物作为有效成分;
而且,含有将利用纳豆激酶使血纤维蛋白反应得到的分解物的分 子量为10000道尔顿以下的分解物作为有效成分。
另外,本发明的对抑制血小板凝集有效的保健食品含有将利用纳 豆激酶使血纤维蛋白原反应得到的分解物作为有效成分;
而且,含有将利用纳豆激酶使血纤维蛋白反应得到的分解物的分 子量为10000道尔顿以下的分解物作为有效成分。
优选上述血纤维蛋白由血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反应而得到。
在本发明中,优选分子量作成10000道尔顿以下是因为适于做成 制剂。即,是因为分子量变大时稳定性差而不适于做成制剂。
由于本发明具有以上的构成,所以可以提供一种容易制成制剂且 可以长期保存的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及对抑制血小板凝聚有效的保健 食品。
实施例
下面叙述制造方法、加工例、实施例。
(制造方法)
在100ml容量的三角烧瓶中量取生理盐水(0.85%NaCl)14ml和 9.6mg/ml血纤维蛋白原(シグマ制、血纤维蛋白原级分I型I-S、来 源于牛血清、产品编号F-8630)4ml,在37±0.3℃的恒温水槽中加温 10分钟后,加入2U/ml凝血酶1ml,充分搅拌。将该溶液在37℃下放 置20分钟后,加入纳豆激酶溶液1ml,充分搅拌,在37±0.3℃下放 置。添加纳豆激酶溶液,在20、40、60、80、100分钟后充分搅拌, 在120分钟后在沸水中煮沸10分钟,由此调制成血纤维蛋白分解产物 溶液(简称FDP溶液)。将FDP溶液用アドバンテツク制超滤装置 USY-5(级分分子量50000)进行超滤。将得到的透过液进一步用超滤装 置USY-1(级分分子量10000)进行超滤,得到级分分子量10000以下 的FDP溶液。而且,全部试剂用0.85%生理盐水调制。
(加工例)
上述血纤维蛋白分解物干燥粉末可以加工成胶囊、片剂、口服液、 颗粒、糊剂等形式,以下为加工例。
对软胶囊而言,例如,将血纤维蛋白分解物干燥粉末36.7mg、大 豆卵磷脂10mg、大豆油133.3mg、蜂蜡15mg、甘油脂肪酸酯15mg 共计210mg混合乳化,将乳化后的液体作为内容液,填充在用明胶 100mg、甘油30mg共计130mg构成的被膜中,做成总重量为340mg 的软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1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电解质膜的氟处理
- 下一篇:在器具中安装陶瓷炉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