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少软切换期间的干扰峰值的方法和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50129.2 | 申请日: | 200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L·-O·尼斯特龙;T·奥斯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05 | 分类号: | H04B7/005;H04Q7/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王忠忠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切换 期间 干扰 峰值 方法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减少软切换期间的干扰峰值的方法、无线电基站(RBS)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在3GPP中,RBS被称为节点B,而移动装置被称为UE。下文中未使用术语节点B和UE,但是应理解为它们分别在RBS和移动台的范畴内。
背景技术
当在WCDMA系统中进行软切换时,上行链路中可能出现上行功率峰值。
功率峰值是非期望的,因为它们会导致干扰。它们会减弱无线电基站对其他移动装置的接收。因此无线电基站将指示它们提高它们各自的发射功率。这导致非期望的晚宴效应(party effect),晚宴效应会增加系统的发射功率电平。一旦系统的功率电平上升,则功率电平要返回到它的初始电平可能要耗费长时间。
本发明涉及的是切换期间可能发生的干扰功率峰值。这些干扰功率峰值是由于系统命令移动装置实施的功率斜升所致。这些功率峰值发生在如下情况中:(a)当移动装置在下行链路中从目标小区中的基站接收的信号强度强于移动装置在下行链路中从源小区中的基站接收的信号强度时,以及(b)至目标小区中的基站的上行链路与目标小区中的基站不同步。如果个别移动装置的RBS不同步时间长且满足上面的条件a),则有非常高可能性将生成干扰功率峰值,其结果是削弱其他移动装置的接收,并且它们的不同步时间变得太长,由此增加了它们也将生成干扰峰值的可能性。
如果上面的条件a)和b)都满足,则会发生干扰峰值。在实践中,这意味着移动中的移动装置在其无线电位置削弱,例如移到建筑物、高山、大树等造成的无线电阴影中时将生成此类峰值。
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功率峰值,已知的是将目标小区中的基站的发射功率设置成使移动装置接收目标小区的下行链路弱于它接收源小区的下行链路。这一措施将降低功率峰值发生的概率。
避免所论述的这种干扰峰值的另一种方式是使上行链路的不同步时间尽可能地短。但是不同步时间短并不会消除出现干扰功率峰值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软切换期间的干扰功率峰值,该目的通过提供一种以受控的方式降低源小区中RBS的下行链路发射功率的方法、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来实现。
这通过提供阈值发射功率电平来实现,其中在软切换操作期间源小区中的RBS的下行链路发射功率不能降低到该阈值发射功率电平之下。
有多种方式和措施可以提供该阈值。可以由源小区处的RBS中或RNC中运行的软件中的参数来设置它,或可以将其设为软切换操作期间源小区中的RBS发射所采用的任何当前发射功率。
本发明实现的优点是,防止移动装置生成在软切换操作期间以不受控方式上升直到它们达到移动装置允许发射的最大功率为止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峰值。通过减少或大大地限制此类不受控的功率峰值,减少系统中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其中移动台正在执行软切换操作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略图;
图2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软切换操作的信令方案;
图3是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移动装置和RBS A的下行链路的发射功率曲线的附图;
图4是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RBS B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曲线的附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软切换操作的信令方案;
图6是与图3相似但是说明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RBS的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RNC的框图。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首先描述根据现有技术如何实现软切换。下文将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信令和事件方案描述软切换期间发生的动作和信令。图2的右边部分包括标记为A1、A2、...、A27的动作或事件点的列表。图2左边出现相同的符号A1、A2、...、A27,以便于标识图2中间部分所示的信令箭头和事件圆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0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