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9834.0 | 申请日: | 2005-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贵行;作田铁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12 | 分类号: | H01G9/012;H01G9/00;H01G4/38;H01G1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固体 电解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能够提高成品率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采用以下的制造方法制作。即如图14所示,在具有阀作用的金属即铝箔1的表面按顺序形成电介质氧化皮膜2和由固体电解质层3a、碳层3b及银涂层3c构成的阴极层3,从而制成电容器元件6。接下来,如图15所示,多个电容器元件6在层叠状态下,与阳极端子12通过电阻焊接而连接;与阴极端子13通过导电性粘接剂18而连接,最后采用外装树脂14覆盖而制作完成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
另外,在上述电容器元件6层叠的情况下,首先在保持电容器元件6的阴极部8,并执行搬送和向引线框上的载置后,通过电阻焊接连接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和阳极端子12,之后在该连接的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焊接新层叠的电容器元件6的阳极部7。于是,通过反复上述作业进行层叠(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135367号公报
但是,如图14所示,在上述现有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中,由于阳极部7的厚度L11≈100μm,阴极部8的厚度L12≈200μm,从而阳极部7的厚度L1与阴极部8的厚度L12的差异增大,如图15所示,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弯折。因此,在电阻焊接时,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图15中的50)施加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从而应力集中在该部分。因此,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阳极部7产生龟裂,其结果具有电容器的漏电流增大或成为短路所引起的不良的原因的课题。尤其,在远离阳极端子12配置的电容器元件6
如果考虑上述情况,则认为也可采用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附近涂敷树脂、或粘贴带子的构造。但是,即使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也难以充分地缓和施加在阳极部7和阴极部8之间的边界的应力。此外,在涂敷树脂的情况下,新产生了下述课题,即由于电容器元件6的厚度增厚而使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具体地来说厚度增加)的课题,和由于需要树脂的材料费并且需要另外进行干燥工序,而制造成本增加的课题。另一方面,在粘贴带子的情况下,新产生了下述课题,即正确地粘贴带子较复杂,并且与涂敷树脂的情况相同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或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通过抑制漏电流的增大或短路所引起的不良而能够使成品率飞跃提高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发明1,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该电容器元件包括具有阳极部的阳极体和在该阳极体的表面按顺序形成电介质氧化皮膜和阴极层的阴极部,这些电容器元件在层叠状态下邻接的电容器元件中的上述阳极部彼此被焊接,并且位于最外侧的一个电容器元件的阳极部被焊接固定在阳极端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中的上述两极部的边界和焊接部之间,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应力缓和孔。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在阳极部的至少一个焊接面中的上述两极部的边界和焊接部之间形成应力缓和裂缝以及/或者应力缓和孔,则其附近的物理强度降低,在电阻焊接时在应力缓和裂缝或应力缓和孔附近弯折。因此,抑制施加在阳极部和阴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弯曲应力,从而在该部分施加的应力变小。其结果,可抑制由在阳极部和阴极部之间的边界或其附近的阳极部产生龟裂而引起的电容器的漏电流增大或由短路引起的不良。
此外,由于只形成应力缓和裂缝等,因此没有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大型化的问题,并且也不会导致制造成本增大。
除此之外,在设置应力缓和孔的情况下,由于将应力缓和孔设置在两极部的边界和电阻部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在焊接时施加的热向阴极部方向逃逸。其结果,能够以较少的热量焊接,因此还发挥焊接性提高的效果。
发明2基于发明1而作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应力缓和孔形成为长圆形状。
如果如上那样应力缓和孔为长圆形状,则不会使设置应力缓和孔的部位的强度降低,而可靠地在规定位置弯折。原因在于,例如在应力缓和孔为长方形状的情况下,在四角容易产生龟裂,此外在应力缓和孔为圆形状的情况下,圆形部分的弯折位置并不固定,此外,由于两极部的边界和焊接部之间不太大,因此只能将直径减小,也有不能充分发挥应力缓和效果的情况。与此相对,如果应力缓和孔为长圆形状,则能够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
另外,上述长圆形状包括椭圆形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9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位安全带装置
- 下一篇:结合有层状材料的服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