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性电解质树脂的采用连续本体聚合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9291.2 | 申请日: | 200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砂盛敬;大槻章;板屋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02 | 分类号: | C08F2/02;C08F2/01;C08F22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性 电解质 树脂 采用 连续 本体 聚合 制造 方法 用于 装置 | ||
1.通过连续本体聚合制造两性电解质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含有0.01~10重量%至少1种含氮原子的碱性自由基聚合性单体、0.01~35重量%至少1种具有羧基的酸性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和45~99.98重量%可与这些单体共聚的单体的混合物,或者该混合物与聚合引发剂和/或相对于前述单体的总量在10重量%以下的沸点在80℃以上的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从混合物供给侧供给到包含分别独立地赋予T1、T2、T3和T4的混合物温度的4个聚合区域的反应区域中,
搅拌混合物的同时,使其以各聚合区域中的滞留时间为5分钟~20分钟的条件连续地通过反应区域的步骤;
T1、T2、T3和T4满足T1=50~160℃、T2=70~190℃、T3=70~250℃、T4=70~270℃且T1<T2、T2≤T3、T3≤T4的条件;
通过该反应区域1次,藉此产生转化率85%以上的共聚物;
所述两性电解质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700~6000,Mw/Mn为1.5~10。
2.如权利要求1的两性电解质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包含聚合引发剂,满足T1~T4在T1=50~100℃、T2=70~120℃、T3=70~150℃、T4=70~180℃的范围内且T1<T2、T2≤T3、T3≤T4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的两性电解质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不含聚合引发剂,满足T1~T4在T1=100~160℃、T2=100~200℃、T3=100~240℃、T4=100~270℃的范围内且T1<T2、T2≤T3、T3≤T4的条件。
4.连续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体混合物调制槽,其具备加热冷却设备和回流用冷凝器温度调节设备;
送液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将单体混合物从该调制槽送入反应区域的泵和可以开关控制该泵的工作时间的调节器;
反应区域,其包括至少4个聚合区域,该聚合区域为具有温度传感器、加热用外套和冷却用内部盘管,独立地进行温度控制,内径100~150mmφ、内侧的高120~250mm的圆筒状的聚合区域,所述聚合区域以中心具有直径40~80mm的开口部的垫圈状隔板并通过法兰盘串联连接;
搅拌装置,其包括贯穿反应区域的中心的1根搅拌轴以及由以搅拌轴为中心安装于该搅拌轴上的圆盘和安装于该圆盘上的叶片构成的搅拌翼,该搅拌翼在上述聚合区域内以任意的方向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并以50~700rpm进行搅拌;
取出装置,包括安装于最下方的聚合区域,包含具有可与前述送液装置的送液速度同步地进行开闭的结构的阀门和阀门口径自动调节器;以及
液面调节装置,包括液面传感器和调节器,所述液面传感器为安装于第1聚合区域,并调节向反应区域投入单体的液量且保持液面恒定的液面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合物通过泵以0.05MPa~5MPa的压力进行供给,使用权利要求3的连续聚合装置。
6.两性电解质树脂,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3或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成化工株式会社,未经大成化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92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