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7509.0 | 申请日: | 200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1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长沼安则;原田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02 | 分类号: | H01H19/02;H01H19/08;H01H19/10;H01H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开关 装置 | ||
1.一种旋转开关装置,该旋转开关装置具有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该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分别由如下部分构成:随着转轴(25)的旋转而旋转的活动触点(65、66、67、68;85、86、87、88);和在上述转轴(25)的设定旋转位置处与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接触的固定触点(69、70、71、72;89、90、91、92),其特征在于,
第1开关机构(26)由以下部分构成:活动触点(65~68),其配置在与上述转轴(25)不能相对旋转地同轴连接的单个转子(28)的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69~72),其设置在一对箱半体(30、31)的一方(30)的与上述转子(28)的一个面对应的内表面上,上述一对箱半体(30、31)为了构成容纳上述转子(28)的开关箱(29)而从两侧夹着上述转子(28)来相互结合,
第2开关机构(27)由以下部分构成:活动触点(85~88),其配置在上述转子(28)的另一个面上;以及固定触点(89~92),其设置在与上述转子(28)的另一个面对置的另一个箱半体(31)的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触点(69~72、89~92)分别形成在插入结合于合成树脂制的上述两箱半体(30、31)中的多个导电金属制的端子板(76、77、78;96、97、98)上,至少一部分的端子板(77、78;96~98)的一部分从上述箱半体(30、31)突出而形成了外部连接端子(106、107、108、109、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第1和第2开关机构(26、27)所分别具有的固定触点(69~72、89~92)中的与电源相连的固定触点(69、70;89、90)的上述端子板(76、96),在上述两箱半体(30、31)的外部相互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可旋转地支承上述转轴(25)的金属制的主体(23)上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48),该盖构件(48)覆盖着安装于该主体(23)上的上述开关箱(29)的至少一部分,
在上述主体(23)上一体地形成有第1联结器半部(115),该第1联结器半部(115)具有在相互间夹有多个上述外部连接端子(106~110)的一对侧壁部分(115a、115b),以及将这些侧壁部分(115a、115b)间连起来的连接壁部分(115c),并从三个方向包围上述各外部连接端子(106~110),
在上述盖构件(48)上以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的上述两侧壁部分(115a、115b)可拆装地配合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第2联结器半部(116),该第2联结器半部(116)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协动来构成围绕多个外部连接端子(106~110)的横截面为方形的筒状联结器(1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与第1联结器半部(115)所具有的一对上述侧壁部分(115a、115b)配合的一对配合壁部分(116a、116b),以当对方侧联结器(121)与上述联结器(114)配合时使内表面与该对方侧联结器(121)的外表面抵接的方式设置在第2联结器半部(116)上,
在这些配合壁部分(116a、116b)的外表面上分别突出设置有,可从内侧与上述两侧壁部分(115a、115b)弹性卡合的卡合爪(117、118)。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触点(69~72;89~92)的至少一部分(71、72;91、92),配置在滑动面(112、113)上并可呈一个面地对置,上述滑动面(112、113)可使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滑动地形成在上述箱半体(30、31)上,
在上述滑动面(112、113)的背部形成有润滑脂贮存部(151、154),上述滑动面(112、113)和润滑脂贮存部(151、154)之间经由连通孔(152、155)连接,该连通孔(152、155)位于伴随上述转轴(25)的旋转的上述活动触点(65~68、85~88)的与上述滑动面(112、113)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轨迹(C1、C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未经本田制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75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环面行星蜗杆增速器
- 下一篇:一体化血液、生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