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状连接件的浮动楔形螺纹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7273.0 | 申请日: | 200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达维德·卢埃林·马利斯;罗伯特·S·西夫勒四世;小哈里斯·A·雷诺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5/06 | 分类号: | F16L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宓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状 连接 浮动 楔形 螺纹 | ||
1.一种管状连接件,包括:
销钉元件,在销钉元件的接合级上具有第一外螺纹并在销钉元件的浮动级上具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具有负载螺纹面、插入螺纹面、牙根和牙顶,并且第二外螺纹具有负载螺纹面、插入螺纹面、牙根和牙顶;
套管元件,在套管元件的接合级上具有第一内螺纹并在套管元件的浮动级上具有第二外楔形螺纹,第一外螺纹具有负载螺纹面、插入螺纹面、牙根和牙顶,并且第二外螺纹具有负载螺纹面、插入螺纹面、牙根和牙顶;以及
其中,当连接件组装时在第二外楔形螺纹的负载螺纹面和插入螺纹面与第二内楔形螺纹的相应插入螺纹面和负载螺纹面之间存在至少一个选定的间隙,根据组装时的弹性变形以及组装时管状连接件至少一种材料的弹性变形极限选择所述至少一个选定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弹性变形极限的正止动转矩肩部,并且:
所述正止动转矩肩部在组装时得到接合,并且通过组装时接合级中的负载螺纹面的变形以及正止动转矩肩部的相向表面的变形确定初始组装位置;以及
浮动级中插入螺纹面之间的间隙加上组装时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不大于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弹性变形极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施加选定的组装转矩在选定位置于浮动级中插入螺纹面之间形成所述间隙,以将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保持在正止动转矩肩部所用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接合级中的所述负载螺纹面具有弹性变形极限;并且
组装时浮动级中的所述负载螺纹面之间的间隙加上接合级中所述负载螺纹面的变形不大于所述第一螺纹的负载螺纹面的弹性变形极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止动转矩肩部,并且:
接合级中的所述负载螺纹面具有弹性变形极限;
组装时接合级中的所述负载螺纹面接合并且正止动转矩肩部的相向表面接合,通过组装时接合级中的所述负载螺纹面的变形以及组装时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确定初始组装位置;并且
组装时浮动级中所述负载螺纹面之间的间隙加上接合级中所述负载螺纹面的变形小于接合级中的所述负载螺纹面的弹性变形极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一弹性变形极限的正止动转矩肩部,并且:
通过组装时接合级中所述负载螺纹面的变形以及组装时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确定初始组装位置;
组装时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不大于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弹性极限;并且
浮动级中所述负载螺纹面之间的所述间隙不大于组装时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件的任意一端或在中间存在金属对金属的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正止动转矩肩部被定位成使接合级中正止动转矩肩部在组装时发生变形;并且
浮动级中的插入螺纹面之间的所述间隙被选定为将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保持在正止动转矩肩部所用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级中的插入螺纹面之间的间隙被选定为加上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初始变形产生的总和不大于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弹性极限,使得在超过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弹性变形极限之前,浮动级中插入螺纹面将接合以支承压缩作用力,由此将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保持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正止动转矩肩部被定位成使连接件接合级中正止动转矩肩部在组装时发生弹性变形;并且
浮动级中负载螺纹面之间的所述间隙被选定为将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变形保持在正止动转矩肩部所用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浮动级中负载螺纹面之间的所述间隙被选定为不大于组装时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弹性变形,使得在解除正止动转矩肩部的弹性变形之前,浮动级中负载螺纹面接合以支承拉伸作用载荷,由此将压缩的正止动转矩肩部保持在正止动转矩肩部所用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瑞有限公司,未经海德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72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