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控制元件以及包含该元件的分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6719.8 | 申请日: | 2005-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D·J·高斯;G·M·奥列乔夫斯基;T·R·索切尔;J·M·赫斯三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奎斯特封闭件外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3/00 | 分类号: | B67D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元件 以及 包含 元件 分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供给系统分配流态物质产品的分配系统,其中供给系统可包括容器或者其它流态物质产品源,并且包括泵。本发明特别适于并入包括泵的供给系统中,并且还特别适于并入分配罩体中,其采用不包括泵的可挤压容器。
背景技术
已经逐渐发展了很多种用于从供给系统分配流态物质产品的分配系统,例如药剂、饮料和个人护理用品,例如香皂。这种供给系统(其可以是容器或者包括容器)通常具有包含分配端结构的排出端,其是供给系统或者分开的罩体的单独部分,可拆卸的或者永久的安装到容器或者其它供给系统上。
一种容器使用的常规分配端结构具有柔性、压力-开启、自密封、狭口类型的分配阀形式的流量控制元件,其安装在容器开口的端部结构内。术语“压力-开启”指的是当足够的压力差施加在阀上时阀开启(例如通过增加一侧的压力和/或减小另一侧的压力)。这种阀通常用在具有柔软且有弹性的一个壁或多个壁面的容器上。当挤压容器时,容器内部的压力增大。这使得阀张开,容器中流态物质产品通过打开的阀排出。通常,渐增的压力一旦移除,阀就会自动关闭以切断流体流动-即使是容器反置并且闭合阀承受容器内物品的重量。这种阀的设计在US5271531、US5033655和US4931775中公开。
当采用分开的分配罩体来附加到容器上时,罩体通常包括安装在容器上的主体,用于将阀保持在容器开口上。可以设置盖,用于在运输过程中以及在容器不使用的时候将罩体主体覆盖在容器开口上。例如可以参见US5271531的附图31-34。这种盖可以设计为在特定条件下防止阀泄漏。盖还可以使灰尘和尘土远离阀和/或可保护阀不受损害。
本发明的发明者认为提供一种新型流量控制元件是十分有利的,这种流量控制元件用在分配结构或罩体中或者作为其一部分,其可以带来特定的操作优势。提供这样一种能够分配流态物质产品同时可给容器或者其它供给系统带进另一种(例如第二种)流态物质(例如环境空气)的改进流量控制元件是特别有利的,可以减小或者消除流态物质产品排出流体的中断。
这种改进的流量控制元件优选在流量控制元件关闭时能够在周围环境(例如大气)和产品之间生成密封,以便于保护流态物质产品不受污染和/或脱水。
此外,如果这种改进流量控制元件可作为不需要使用盖的罩体或者其它分配结构的一部分的话,这将是十分有利的。
还希望能提供可以并入到组件(例如包括容器、容器内的产品以及容器上的分配端结构)中的分配罩体的流量控制元件,这样可容许使用者反转组件而不会在分配前泄漏产品,由此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产品分配操作控制。
还希望这种流量控制元件可很容易的保持在罩体中,罩体可选择性的容纳采用辅助盖和/或易碎的安全防揭透明盖或者可撕掉的带。
改进的流量控制元件还应当采用这种设计,其容许并入的元件作为单个元件或者容器(或者其它供给系统)的延伸部分,以及这种设计,其将分配结构或罩体以可拆卸或者不可拆卸的方式分开安装容器(或者其它供给系统)上。
如果这种改进的流量控制元件(单个的或者作为分配结构的一部分)可很容易的由不同物质制造,也将非常有利。
此外,希望可以为这种改进的流量控制元件以及任何包含该元件的联合分配端结构提供可采用高效、高质量、具有较低产品废料率的大容量制造技术的设计。
优选的,改进的流量控制元件和分配结构的设计还应当采用高速制造技术,其可以高可靠性的生产具有稳定操作特性的单对单的产品。
本发明提供改进的流量控制元件以及联合的分配结构,其可以采用具有一个或多个上述优点和特征的设计。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元件,用于从供给系统排放流态物质,特别是来自容器内部的流态物质产品,同时立刻引入另一种(例如第二种)流态物质(例如大气)。流量控制元件优选在流态物质产品排放结束后实现自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奎斯特封闭件外国公司,未经西奎斯特封闭件外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6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