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钯的载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6457.5 | 申请日: | 2005-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8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姬野嘉之;二宫航;大谷内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37/16 | 分类号: | B01J37/16;B01J23/44;B01J37/08;B01J37/12;C07B61/00;C07C51/235;C07C51/25;C07C57/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 催化剂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烯烃或α,β-不饱和醛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 的含钯载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α,β-不饱和羧酸 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将烯烃利用分子状氧进行液相氧化来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 的含钯载体催化剂,例如国际公开第02/083299号小册子中提出了将钯盐 利用还原剂还原的钯金属的载体催化剂。另外,特开2000-202287号公报 中记载了氧化铝载体上担载二硝基二氨合钯溶液后通过还原而制造的加氢 反应用钯催化剂。
发明内容
然而,没有记载也没有暗示将特开2000-202287号公报所述的加氢反 应用钯催化剂用于氧化反应。另外,采用国际公开第02/083299号小册子 所述的方法制造的催化剂的α,β-不饱和羧酸的选择性还不充分,期望选择 性更高的α,β-不饱和羧酸制造用催化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由烯烃或α,β-不饱和醛以高选择 性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的含钯载体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和以高 选择性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含钯载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是一种用于由烯烃或α, β-不饱和醛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的含钯载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具有在 被担载于载体之上的状态下将催化剂前体中所含的氧化钯还原的工序。
上述催化剂前体,优选是采用具有下述工序的方法制造的:将钯盐担 载在上述载体之上的工序;和通过对担载有上述钯盐的载体进行热处理, 使其成为担载在该载体之上的钯盐的至少一部分变成了氧化钯的催化剂前 体的工序。
优选在上述钯盐的热分解温度以上的温度下进行上述热处理。
另外,本发明是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含钯载体催化剂。
此外,本发明是使用上述的含钯载体催化剂,将烯烃或α,β-不饱和醛 利用分子状氧进行液相氧化的α,β-不饱和羧酸的制造方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含钯载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在由烯烃或α, β-不饱和醛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的场合,能以高选择性制造α,β-不饱和 羧酸的含钯载体催化剂。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含钯载体催化剂,在由烯烃或α,β-不饱和醛制造 α,β-不饱和羧酸的场合,可以以高选择性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
此外,根据使用本发明的含钯载体催化剂,将烯烃或α,β-不饱和醛利 用分子状氧进行液相氧化的α,β-不饱和羧酸的制造方法,可以以高选择性 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含钯载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在被担载在载体上的状 态下对催化剂前体中所含的氧化钯进行还原的工序的含钯载体催化剂的制 造方法。通过使用利用该含钯载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制得的含钯催化剂, 可以由烯烃或α,β-不饱和醛以高选择性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作为能够 以高选择性制造α,β-不饱和羧酸的原因,可以认为是因为:氧化钯与载体 的相互作用比以往的钯盐的情形强,因此在还原工序中可抑制生成的钯金 属的凝聚和粒子生长,因此可制造钯原子高分散的催化剂。
氧化钯被担载于载体上、和最终得到的含钯载体催化剂中担载有钯金 属、以及它们的物性等,可以通过XRD测定、XPS测定、TEM观察等来 确认。例如,氧化钯和金属钯,通过对XRD测定中强度强的3个峰进行 对照可确认其生成。
(对照峰)
氧化钯 d值:2.64、1.68、2.67
金属钯 d值:2.25、1.95、1.38
本发明的含钯载体催化剂,是在载体上担载了催化剂构成元素的担载 型催化剂,是采用上述的方法制造的。
作为载体,只要是能担载氧化钯的载体就没有特殊限定。本发明中, 如后述那样,可举出在载体上担载钯盐后对该载体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作为 优选的实施方式。优选在那种热处理条件下难以发生燃烧或变质等的无机 氧化物载体。例如,可举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 化钙、氧化钛和氧化锆等,其中优选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锆。载体可以 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6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