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板加劲件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45783.4 | 申请日: | 200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B·马凯尔;Y·泰蒂;D·扎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诺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德强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板 加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门和确定它们内部结构的约束的领域。
本发明尤其是涉及门的刚性。本发明的主题是能够优化门的刚性和挠性之间关系的内部加强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门,主要是让乘客坐到座位上的侧门,包括许多功能元件,并且通常具有“壳”结构。因此门通常包括具有复杂结构且连接有一些功能元件的内壳,它被通常由塑料制成的内板和通常由金属板制成的外板覆盖,形成它的遮盖物。
在这些功能元件中,为了安全的目的,可以在壳内侧为车门设置对旅客的“骨盆(pelvic)保护”,在受到侧面冲击的情况下保护车内人员。门通常还设置有刚性中心横梁形式的侧加强件。侧加强件因此能够降低侵入车内的危险。例如在文件EP-A-1129874中描述了一种已知的门结构。
此外,重量是汽车制造中的关键因素,并且外门板用尽可能薄的金属板制造。一方面,相对容易变形的事实使被称为“挠曲(flexing)”的现象可能发生,“挠曲”即允许有不损坏车身的小凹陷的局部弹性反应。另一方面,如果所用金属板太薄和太轻,在门受到压力或小冲击时,外板抵抗力就可能不足,并超出它的屈服点。除了不美观之外,车身的弱冲击抵抗力和连续的变形还不利地影响车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前面所提的缺陷,提供具有足够刚性的车门外部,同时允许使用轻薄的金属板制造外板。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采用“骨盆保护”式元件,从而对门进行加劲和确保壳结构的安全。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包括中心加劲件的门壳结构。有利的是,加劲件设置在侧门中车座位的高度。实际上,门上的压力尤其作用在该高度上,并且该位置对车内乘客的安全十分重要。
加劲件是倒圆的四边形板,尤其是薄金属板的形式:加劲件包括位于第一弯曲面的两个端部,这两个端部位于中心部的侧面,该中心部通常形成相对于第一弯曲面偏移的第二弯曲面。中心部靠近门的外板,并且优选通过挠性连接的方式与其连接,例如接合或封接的方式。这样,中心加强件衬住外板,并且增加了外板的局部厚度,从而在具有良好挠曲性能的同时抵抗了压力。
加劲件的两个端部与门壳连接,以在整体上使该结构被加劲。
优选的是,加劲件的一个端部例如通过焊接方式与侧加强件,例如防侵入加强件连接,侧加强件本身优选通过焊接方式与壳连接。
加劲件的另一端部可以有利地与另一个同样与门壳连接的横向加强件连接。
这两个加强件也可以特别是通过接合的方式与外板挠性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用于增大如上所述车门的刚性的加强元件。尤其是,该加强元件包括与至少一个横向加强件结合使用的中心加劲件。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以非限制性例子给出的说明书,将对发明的特征和优点有更好的理解。
图1A和图1B分别显示了用于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系统的门的壳和外板。
图2A、2B、2C是沿图1A中所示轴线A-A(A′-A′)、B-B、C-C截取的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书涉及一种汽车前侧门。不过,根据本发明的加强件系统显然可以用于后侧门,甚至如果采用壳体结构的话也可以用于车尾行李箱盖。
如图1A和1B中局部显示的,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系统的汽车门包括由外板2和内板(未图示)覆盖的中心壳1。
壳1的内部结构根据需要装入其中的各种功能元件来确定:尤其是,在有敞开的窗3时,壳1大体成U形,窗3可以缩在U形的分支中。此外,例如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安置配件4,以插入电连接件或电子控制单元。为了减轻通常由钢或铝制成的壳1的重量,还形成有挖去部分5。
正如内板和外板2一样,壳1的形状限定了门的最终形状。尤其是,它们包括两个横向侧6、6′和下侧或车门踏脚板侧(rocker panelside)7。通常由钢或铝板制成的外板2,尤其是沿着侧6、6′、7通过卷边(crimping)和/或接合(bonding)的方式与壳1连接。
为了横向加强门和减小侵入汽车的危险(例如在挖去部分5的高度切去外板2),侧加强件10相对于门横向设置。侧加强件10或防侵入加强件是纵向形状(longitudinal shape)的元件,通常由钢或铝制成,其厚度和宽度根据重量和安全的约束确定。防侵入加强件10可以平行于门的下侧7设置,但有利的是,倾斜设置,甚至与外板2成对角线,从而加大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诺两合公司,未经雷诺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5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