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叠货物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43117.7 | 申请日: | 200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1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贝尼奥·维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哈洛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B65G57/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田军锋;郑立 |
| 地址: | 加拿大不列***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货物 固定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对承载体上的堆叠物品进行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至少第一和第二载荷,第一载荷置于承载部件表面上,且第二载荷堆叠在第一载荷之上,第一和第二载荷之间存在空间;
b)定位至少一个倚靠每个载荷的一个侧部的第一载荷抵抗部件,并且通过第一柔性部件,将至少一个第一载荷抵抗部件固定至承载体,第一柔性部件的一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一载荷抵抗部件,且另一端被固定至承载体,使第一柔性部件穿过所述空间;以及,可选地,
c)定位至少一个倚靠每个载荷的另一侧部的第二载荷抵抗部件,并且通过第二柔性部件,将至少一个第二载荷抵抗部件固定至承载体,第二柔性部件的一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二载荷抵抗部件,且另一端被固定至承载体,使第二柔性部件穿过所述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个第一和第二载荷置于承载部件上,根据步骤(b)和可选的步骤(c),将第一和第二载荷中的每个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载荷堆叠在承载体表面上,至少一个第三载荷抵抗部件接触第二和第三载荷的一个侧部,并且利用第三柔性部件固定至承载体,第三柔性部件的一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三载荷抵抗部件,且另一端固定至承载体,第三柔性部件穿过位于第二和第三载荷之间的空间,并且,可选地是,至少一个第四载荷抵抗部件接触第二和第三货物的另一侧部,并且利用第四柔性部件而固定至承载体,第四柔性部件的一端被连接至至少一个第四载荷抵抗部件,且另一端被固定至承载体,第四柔性部件穿过位于第二和第三载荷之间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一和第二载荷抵抗部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三和第四载荷抵抗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载荷的侧部是横向侧部,或是前后侧部。
7.一种用于对置于承载体上的物品进行固定的载荷固定装置,其包括:
a)载荷抵抗部件,其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一对载荷承载表面;
b)柔性部件,该柔性部件的一端被固定至载荷抵抗部件的主体的中心部分,并且限定出一对载荷承载表面之间的间隔,柔性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以允许被连接至承载体及随后被拉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主体具有伸长的肋板,所述肋板沿主体长度延伸,承载表面大致垂直于肋板所处的平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适于连接至柔性部件一端的环,主体中心部分适合于将所述环保持于其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还包括适于连接在柔性部件一端的环,主体的中心部分具有凹口部分,所述环适合于在拉紧柔性部件期间与该凹口接合。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柔性部件是带子、缆线、链条及类似物中的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载荷承载表面延伸跨过主体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该凹口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开,且第一部分的尺寸被设置成允许环越过第一部分并与凹口接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部分的尺寸被设置成大于第一部分,以形成环的止动件。
14.一种将堆叠物品固定至承载体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载荷抵抗部件,其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一对载荷承载表面;和柔性部件,柔性部件的一端被连接至载荷抵抗部件的主体的中心部分,柔性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b)提供至少两个垂直堆叠在承载部件上的载荷;
c)将柔性部件设置在由所述两个堆叠载荷形成的空间之间;
d)将柔性部件的自由端连接至承载体;以及
e)拉紧柔性部件,以便使得主体的各载荷承载表面接触各载荷的相应侧部,以抵抗施加在载荷抵抗部件方向上的作用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个载荷抵抗部件被水平地使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堆叠载荷包含至少三个垂直堆叠的载荷,从而形成一对空间,其中利用各空间执行步骤(a)、(c)、(d)和(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哈洛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马哈洛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31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植物商陆提取物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滤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