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0944.0 | 申请日: | 200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正美;花房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6/14 | 分类号: | H01M6/14;H01M4/6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正极作用物质兼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电池,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提高了脉冲放电特性的非水电解液电池。
背景技术
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作用物质,正极作用物质使用在常温下为液体的亚硫酰氯、硫酰氯、磷酰氯等卤氧化物的所谓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储藏特性优良、工作温度范围广的特点,作为产业用设备的存储器备用电源等电源被广泛使用。
这种电池中,因与正极作用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的卤化锂堆积在作为负极的金属锂的表面,形成防止金属锂和正极作用物质过度反应的保护被膜。因此,能够抑制电池的自放电,经过长时间也能够保持高的电池电压。
但是,根据电池的使用条件不同,有时形成于负极表面的上述保护膜会过度成长,招致电池的阻抗增大。其结果是,会造成放电开始时电池电压暂时降低,使用电池的设备会发生误动作这样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采用数字设备,因此脉冲放电等在极短时间的间隔内集中通过电流的用途增加,要求减轻放电开始时(脉冲放电时)的电压降低。
由于随着放电的进行,锂表面的保护膜会遭到破坏而使电压再次回升,所以放电开始时电压降低的现象通常被叫做“电压延迟”现象,其是在正极中使用上述液体作用物质的电池中所见到的特有现象。特别是在高温下使用电池时,负极与电解液兼正极作用物质的反应性增高,放电时的电压降低显著可见。
关于该问题,过去曾多次研究进行改善,分别公开了在电解液兼正极作用物质中添加聚氯乙烯、2—氰基丙烯酸烷基酯、Li2O、Li2B10Cl10、SeO2的例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另外,也研究了对负极所使用的金属锂施加各种各样的处理,公开了使用覆盖了芳香族化合物、聚醚薄膜、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的Li的例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
但是,即使进行了这些改善,对于脉冲放电等在放电初期集中通过电流的用途还是不充分的,特别期求得到进一步改善,以使得在高温下可以连续使用,在严酷的使用条件下也够能得到充分的工作电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1—1199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14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2—430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公平6—73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公平3—17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放电特性优良的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电池,其中,负极使用锂或者锂合金、正极作用物质使用常温下为液态的卤氧化物,其特征在于,电池内含有铋化合物或者铟化合物。
通过使电池内含有铋化合物或者铟化合物,能够抑制用于负极的锂与用于正极作用物质的卤氧化物的过度反应,能够防止高温保管时以及高温使用时的电池阻抗的增大。由此,可以谋求减轻放电开始时所见的电压延迟现象,还能够得到脉冲放电特性优良的电池。
作为铋化合物的一个例子,可列举出氯化铋、氯氧化铋、氧化铋、碘化铋、碱性醋酸铋、碱性碳酸铋、硝酸铋、硫酸铋、安息香酸铋、柠檬酸铋、酒石酸铋、氢氧化铋等。但只要含有铋就可以,而不限于这些。另外,还可以混合使用多种的铋化合物。
另外,作为铟化合物的一个例子,可列举出醋酸铟、氧化铟、一氯化铟、二氯化铟、三氯化铟、碘化铟、溴化铟、硝酸铟、硫酸铟、硫化铟、氰化铟、锑化铟、碲化铟、氢氧化铟等。但只要含有铟就可以,而不限于这些。另外,还可以混合使用多种的铟化合物。
另外,对于使电池内含有铋化合物或者铟化合物的方法不做特别限定,但由于在上述正极作用物质兼电解液中预先溶解或者分散而使电池内含有的方法比较简便,而且能够使铋化合物在电池内均匀地分散,所以是优选的。作为其它的方法,既可以使含在正极合剂中,也可以在隔膜上涂敷、干燥而使用。
当在正极作用物质兼电解液中预先添加上述铋化合物或者铟化合物来制作电池时,可以认为在负极表面,溶解或者分散于电解液中的铋或者铟与用于负极的锂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在负极表面形成含有铋或者铟的保护被膜。其结果可以认为是如上所述,能够抑制电解液与锂的过度反应,提高电池的脉冲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池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