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半渗透膜的真空浸渍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40807.7 | 申请日: | 200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T·M·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LM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70/4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廖凌玲 |
| 地址: | 丹麦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渗透 真空 浸渍 | ||
1.一种通过真空浸渍生产用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椭圆形壳体件的方法,其中纤维材料用液体聚合物浸渍,使用具有模腔的模具,在模具中放置具有第一侧面(1)和第二侧面(2)的纤维插入物(3),所述纤维插入物进一步包括多个纤维层和分散层(4),与纤维层相比,所述分散层对于液体聚合物来说允许较快的流速,半渗透膜(5)被设置在纤维插入物的第一侧面(1)的对面,所述半渗透膜基本透过气体而基本不透过液体聚合物,并且进一步和真空源连通,其特征在于:分散层(4)置于两侧具有纤维层的纤维插入物(3)内部并被区域(6)截断,所述区域沿壳体件纵向延伸并定位于半渗透膜(5)的对面,液体聚合物通过进入通道(7、8)流向分散层(4),因此在分散层(4)和第二侧面(8)之间产生流峰(9、10),所述流峰朝向半渗透膜(5)通过区域(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聚合物从进入通道(7、8)经由设置在分散层(4)和进入通道(7、8)之间的中间分散层(12)流向分散层(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通道(7、8)和分散层(4)之间的纤维插入物(3)的纤维材料(22)的厚度被限制为在液体聚合物经由纤维材料(22)主要流向区域(6)之前流向分散层(4)。
4.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聚合物经由例如进入通道(7、8)和分散层(4)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通道的直接连接部从进入通道(7、8)流向分散层(4)。
5.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域(6)是中间区域(6),将分散层(4)分成两个分散层区域(4a、4b),液体聚合物经由进入通道(7、8)流向两个分散层区域(4a、4b),因此在分散层(4)和第二侧面(2)之间产生两个流峰(9、10),所述流峰在纤维插入物(3)中汇聚成共同流峰(9、10),经过中间区域(6)移向半渗透膜(5)。
6.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纤维插入物(3)的第二侧面(2)处设置附加分散层(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分散层(12)还基本向下延伸至附加分散层(11)。
8.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插入物(3)形成主要叠层,它是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半个叶片壳中的纵向增强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叠层(3)厚10-100mm、20-80mm或30-50mm,宽30-200cm、40-150cm或50-120c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半渗透膜(5)的最大厚度和主要叠层的宽度一样,其中不渗透真空袋(19)在半渗透膜(5)的每侧延伸至半个叶片壳的边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域(6)宽100-200mm、120-180mm或130-170mm。
12.如权利要求8-1 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半个叶片壳的边缘设置真空通道(16)。
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半渗透膜(5)的纵向边缘设置进入通道(7、8)。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前侧、后侧、中间真空通道(15)和两个进入通道(7、8)的椭圆形膜袋,所述两个进入通道在真空通道(15)的两侧分别延伸,真空通道(15)对面的前侧由半渗透膜(5)形成,进入通道(7、8)对面的前侧可渗透液体聚合物。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膜袋(23)包括半渗透膜材料(5)和不渗透的布(24),它们例如通过熔接在纵向上结合,以便形成纵向真空通道(1 5)以及位于所述纵向真空通道的每一侧上的进入通道(7、8),其中在进入通道(7、8)区域中的半渗透膜材料穿孔以使其能透过液体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M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未经LM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8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轨枕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内燃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