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夹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40533.1 | 申请日: | 2005-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青山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B1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其末端附近挡住例如汽车的各种开闭部位的可动部件的运动来吸收冲击力的缓冲夹(cushioning clip)。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夹,已知有例如特开2003-202043号公报中公开的缓冲夹。该缓冲夹由用来通过其末端附近挡住相对于固定部件接近过来的可动部件的运动的缓冲部、和用来将该缓冲部安装到固定部件的预定部位上的安装部构成。缓冲部是用来吸收挡住可动部件的运动而弹性变形、吸收此时的冲击力的部件,所以由适合于此的软质材料(橡胶或弹性体树脂等)形成。安装部由相对于固定部件弹性地卡止的夹等构成,所以由适合于此的硬质材料(例如聚丙烯树脂)形成。这样的缓冲夹设在例如汽车的各种开闭部(例如储物盒的盖、车体的侧门、发动机罩等)上。
在以往的缓冲夹中,在对缓冲部作用来自可动部件的长期的负荷或超过一定限度的负荷的情况下,该缓冲部会发生永久变形,即使在除去了负荷后,有时该缓冲部也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为了防止缓冲部的永久变形,考虑只要将该缓冲部用更硬质的材料形成就可以。但是,在将缓冲部用硬质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不能充分地得到挡住可动部件的运动时的冲击吸收作用。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对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缓冲部作用长期的负荷或超过一定限度的负荷的情况下、该缓冲部也难以发生永久变形的缓冲夹。
用来解决问题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夹,是用来挡住相对于固定部件接近过来的可动部件的运动的缓冲夹,具备吸收冲击力的缓冲部、和用来将上述缓冲部相对于上述固定部件安装的安装部,上述缓冲部由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形成,上述安装部由具有预定的刚性的硬质材料形成;在上述缓冲部上形成有空洞部,上述空洞部的内壁相对于上述固定部件大致垂直地形成,并且其前端侧的顶部朝向内侧弯曲。这样,通过在缓冲部上形成空洞部、该空洞部的内壁的形状相对于固定部件大致垂直地形成、并且其前端侧的顶部朝向内侧弯曲,该缓冲部相对于来自可动部件的冲击或负荷变得难以变形。
第2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在空洞部中形成有朝向前端侧开口的开口部。通过在空洞部中形成这样的开口部,能得到缓冲部相对于来自可动部件的负荷变得难以变形、并且来自可动部件的冲击吸收力提高的效果。
第3技术方案是在上述第1或第2技术方案中在空洞部中形成有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突出的凸部。通过在空洞部中设置这样的凸部,能得到缓冲部的形状相对于来自可动部件的负荷更难以变形的效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对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缓冲部作用长期的负荷或超过一定限度的负荷的情况下、其缓冲部也难以发生永久变形的缓冲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缓冲夹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缓冲夹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缓冲夹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缓冲夹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缓冲夹安装在固定部件上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表示通过缓冲夹的缓冲部挡住相对于固定部件接近过来的可动部件的运动时的状态。
图7是表示以往的缓冲夹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8表示通过以往的缓冲夹的缓冲部挡住相对于固定部件接近过来的可动部件的运动时的状态。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仰视图。
图12是图9的缓冲夹的A-A向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通过部分剖面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缓冲夹的B-B向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通过部分剖面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主视图。
图16是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俯视图。
图17是通过部分剖面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主视图。
图18是第5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俯视图。
图19是通过部分剖面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主视图。
图20是第6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侧视图。
图21是通过部分剖面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主视图。
图22是第7实施方式的缓冲夹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手套
- 下一篇:具有镭射笔功能的触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