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及其制造方法、粘合型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40518.7 | 申请日: | 200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外山雄祐;佐竹正之;小笠原晶子;诸石裕;中野史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C09J133/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薄膜 粘合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粘合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有该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的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的制造方法、利用该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另外,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层叠在光学薄膜的至少单面的粘合型光学薄膜。而且,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了粘合型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PDP等图像显示装置。作为上述光学薄膜,可以举出偏振片、相位差板、光学补偿薄膜、亮度改善薄膜、以及层叠有它们的薄膜等。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从其图像显示方式考虑,在液晶单元两侧配置偏振元件是必不可少的,通常贴附偏振片。另外,液晶面板上除了偏振片之外,为了提高设备的显示品位而使用有各种各样的光学元件。可以使用例如:作为防止着色的相位差板、用于改善液晶设备的视场角的视场角扩大薄膜、以及用于提高显示的对比度的亮度改善薄膜等。这些薄膜通称为光学薄膜。
在将所述光学薄膜贴附于液晶单元时,通常使用粘合剂。另外,光学薄膜与液晶单元、或者光学薄膜之间的粘接,通常为了降低光的损失而使用粘合剂粘附各自的材料。这时,由于其具有不需要使光学薄膜固着的干燥工序等优点,因此,通常使用在光学薄膜的一侧预先作为粘合剂层设有粘合剂的粘合型光学薄膜。
所述光学薄膜在加热条件下或加湿条件下容易收缩·膨胀,所以在贴附于液晶面板之后容易出现松动或剥离。特别是当液晶面板用于要求更高耐久性的汽车导航系统为首的车载用途、大型TV时,更需要难以发生松动或剥离的粘合剂。另外,如上所述,有时由光学薄膜的收缩·膨胀而引起液晶单元翘曲、有时发生由光学薄膜自身的残存应力而发生液晶面板周边部漏光的不良现象。为了消除这些不良现象,作为光学薄膜用粘合剂,提案有含有增塑剂和低聚物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此外,作为用于上述粘合型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因其优良的粘接性、透明性等而大多使用将丙烯酸类聚合物设定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另外,丙烯酸类粘合剂的交联方法大多使用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主要利用与丙烯酸类聚合物共聚而成的和官能性单体的键合。另一方面,为了使面板的翘曲·漏光性良好,必须充分缓和与基材的尺寸变化相伴的应力,因此,通常情况下,希望用于丙烯酸类粘合剂的交联剂的添加量减少,使交联度减低,而且设计上的局限性较大,例如使分子量降低、降低或去除发生共聚的高Tg的粘合剂成分量等(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所述粘合型光学薄膜以规定尺寸进行冲裁加工或缝隙加工,这时粘合剂有可能被粘在切刀上,或者从截面渗出来。另外,冲裁加工好的光学薄膜在外观检查和输送中,粘合剂有可能被粘或污染。改善这些制造工序方面的处理也和改善上述剥离、翘曲、漏光一起成为重要课题,如上所述,含有增塑剂和低聚物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无法期待改善。
专利文献1:特开平9-84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799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41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其可以抑制光学薄膜等构件由与尺寸变化相伴的应力而发生翘曲及漏光,而且可以得到耐久性高、制造工序方面具有优良的操作性的质量良好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有该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的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粘合型光学薄膜,其所述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层叠在光学薄膜的至少单面上。进而,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所述粘合型光学薄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下述粘合型光学薄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型光学薄膜,其在光学薄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有丙烯酸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是由粘合剂形成的,其中,所述粘合剂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分,相对于没有和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重量份,含有过氧化物(B)0.02~2重量份及异氰酸酯系化合物(C)0.01~5重量份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0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