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筒式洗涤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38902.3 | 申请日: | 200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川端真一郎;巽尚生;鹿岛弘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25/00 | 分类号: | D06F25/00;D06F39/08;D06F5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洗涤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热泵机构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背景技术
在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通过控制滚筒的旋转速度,可使洗涤、漂洗、脱水、以及干燥各过程依次自动地进行,也可使上述过程选择性地进行。在这种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中,作为在干燥过程中向滚筒内供给干燥风的热源,使用铠装加热器或蜂窝加热器等电加热器。然而,由于这种电加热器的消耗电流较大,因此普通家庭的负担变大。因此,为了节能,公开了使用热泵机构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这种滚筒式洗涤干燥机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4-135755号公报中进行了公开。
图5表示的是使用热泵机构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一般的现有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包括:外箱1、以及弹性地支撑在所述外箱1内部的水槽。在所述水槽2的内部配设有以水平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滚筒3。在所述外箱1的前表面上形成有供洗涤物取出、放入的投入口1a。所述投入口1a与所述滚筒3及水槽2的前表面开口连通,由可自由转动的门4进行开闭。
在所述水槽2的后表面部上安装有马达5。所述马达5的转轴6贯穿水槽2而固定在滚筒3的后表面上,从而马达5的旋转动力直接传递给滚筒3。另外,在水槽2的底部通过排水阀8连接有第一排水管路7。排水管路7向外箱1的外部引出。
另外,在所述水槽2上连接有作为循环路径的循环导管9。所述循环导管9的一端部与水槽2的前表面连通,另一端部与水槽2的后表面连通。循环导管9的位于水槽2下方的部分构成配置有热泵机构一部分的换热管9a。换热管9a设置成相对于外箱1的底面及滚筒3大致平行的状态。另外,在循环导管9内的换热管9a的后部(图5中的左部)设置有送风风扇10。利用所述送风风扇10,空气在循环导管9、水槽2、滚筒3的内部朝着图5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循环。
所述热泵机构包括:冷凝器11、毛细管(未图示)、蒸发器12、以及使制冷剂以这些冷凝器11、毛细管(未图示)、蒸发器12的顺序循环的压缩机17。在换热管9a内配置有冷凝器11及蒸发器12。
向滚筒3内供给在冷凝器11中进行换热而被加热的空气(干燥风),从而干燥洗涤物。另外,在滚筒3内用于干燥后含有水分的空气在蒸发器12中冷却、除湿。另一方面,在热泵机构中,从压缩机17向冷凝器11供给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与换热管9a内的空气换热而降温后经由毛细管流入蒸发器12中。流入蒸发器12中的低温的制冷剂与换热管9a内的空气换热而升温,回到压缩机17中,在冷凝器11的换热中进行再利用。因此,在使用热泵机构的结构中,可实现节能。
另外,在换热管9a的所述蒸发器12的下部形成有具有排水口14的凹部13。在所述排水口14上通过开关阀15连接有第二排水管路16。排水管路16的下游侧端部与所述排水管路7相连。所述蒸发器12中产生的除湿水在从排水口14流入到排水管路16中后,与流经排水管路7的水一起排出。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结构中,在外箱1内的水槽2下方部的空间内水平配置的换热管9a中配置有热泵机构的冷凝器11及蒸发器12。即,冷凝器11及蒸发器12配置成与水槽2及滚筒3平行。另一方面,为了使来自第二排水管路16的除湿水的自然排水良好,与第二排水管路16汇合后的第一排水管路7在外箱1内的最低部位与蒸发器12的底面或换热管9a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H最好较大。由此,若外箱1内的水槽2下方部的空间较为狭小,则无法确保足够的高度差H,从而排水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加大外箱1整体的高度尺寸。
另外,近年来公开了构成为使滚筒及水槽向前上方倾斜、且外箱前表面的-投入口处于稍微向上的状态的滚筒式洗涤机。采用这种结构,使用者可相对于滚筒容易地取出、放入洗涤物。
然而,若使滚筒和水槽向前上方倾斜,则水槽后半部的下方部的空间变窄,从而存在水平配置热泵机构时无法确保足够的高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倾斜地配置水槽及滚筒也可在水槽的下方部有效地配置热泵机构、能良好地排出除湿水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