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麦塔表面腔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8779.5 | 申请日: | 200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D·J·格雷戈伊雷;W·S·威廉森;K·W·柯比;A·菲尔普斯;D·F·西文皮珀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F01N3/0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刘华联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表面 柴油机 微粒 过滤器 系统 | ||
1.用于从柴油机的排气流中除去微粒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该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包括:
容纳在收容腔内的陶瓷过滤器,使得发动机的排气流的气体通过该过滤器并且在发动机排气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微粒捕获在该过滤器中;
嵌入在该过滤器内的微波-吸收材料目标;和
微波电源,其可操作地连接到用于引入微波辐射到收容腔中的至少一个微波输入口,其中该收容腔包括多层的内部壁结构,该多层内部壁结构包括传导底面,传导带的第一层以对于底面相对隔开的关系相互之间间隔开,并且传导带的第二层以对于传导带的第一层相对隔开的关系相互之间间隔开,使得传导带的第一层设置在底面和传导带的第二层之间,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层中的传导带以腔的纵向延伸,并且其中在第二层中的传导带相对于第一层的传导带以偏置关系设置,以便覆盖在第一层中的传导带之间的空隙,使得当微波电源起动时,加热场穿过该腔的横截面产生,从而使得微波-吸收材料目标以大体上均匀形式加热,并且与微波吸收材料处于邻接关系的、捕获在过滤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微粒气化,从而减少在过滤器中的微粒的累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微波吸收材料是从SiC(碳化硅),ITO(铟锡氧化物),铁氧体和它们的结合组成的组中选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该收容腔具有大体上圆筒形的内部横截面并且过滤器是具有大体上圆截面的圆筒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微波电源是2.45GHz微波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微波电源是2.45GHz/2kW微波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绝缘材料设置在多层的传导带之间和传导带与底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接地部件设置在底面和传导带的第一层的至少一部分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还包括在腔的长度方向上贯穿该腔的同轴的导体。
9.用于从柴油机的排气流中除去微粒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该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包括:
容纳在圆截面的收容腔内的陶瓷过滤器,使得发动机的排气流的气体通过该过滤器并且在发动机排气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微粒捕获在该过滤器中;
嵌入在该过滤器内的微波-吸收材料目标;和
2.45GHz微波电源,其可操作地连接到用于引入微波辐射到收容腔中的至少一个微波输入口,其中该收容腔包括多层的内部壁结构,该多层内部壁结构包括传导底面,传导带的第一层以对于底面相对隔开的关系相互之间间隔开,并且传导带的第二层以对于传导带的第一层相对隔开的关系相互之间间隔开,使得传导带的第一层设置在底面和传导带的第二层之间,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层中的传导带以腔的纵向延伸,并且其中在第二层中的传导带相对于第一层的传导带以偏置关系设置,以便覆盖在第一层中的传导带之间的空间,使得当微波电源起动时,加热场穿过该腔的横截面产生,从而使得微波-吸收材料目标以大体上均匀形式加热,并且与微波吸收材料处于邻接关系的捕获在过滤器中的至少一部分微粒气化,从而减少在过滤器中的微粒的累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微波吸收材料是从SiC(碳化硅),ITO(铟锡氧化物),铁氧体和它们的结合所组成的组中选出。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微波电源是2.45GHz/2kW微波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绝缘材料设置在多层传导带之间和传导带与底面之间。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其中接地部件设置在底面和传导带的第一层的至少一部分之间。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柴油机微粒过滤器装置,还包括在腔的长度方向上贯穿该腔的同轴的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公司,未经通用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7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