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系统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38775.7 | 申请日: | 2005-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B·H·斯多姆;陈丁丁;宋好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里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E21B3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佳 |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去热冷却部件来主动地冷却热部件;
通过使用热管将热量从所述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引导至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冷端来在所述热管中引起热梯度;以及
从联接至主散热器的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去除所述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动地冷却电子设备还包括:
用热联接至所述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的冷端的集热器来冷却所述热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联接至主散热器的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所述热端去除所述热量还包括:
通过将第二热管热联接至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所述热端来从所述热端去除热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热部件插入耐压外壳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钻孔中操作所述热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外壳包括基本抽空的绝热罐。
7.一种包括具有相关信息的可机器存取的介质的物品,其中,所述信息当被存取时导致机器实施:
模拟使用第一去热冷却部件来去热冷却热部件;
通过模拟使用热导管将热量从所述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引导至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冷端从而模拟在所述热导管中引起热梯度;以及
模拟从联接至主散热器的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去除所述热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当被存取时导致机器实施:
通过模拟将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热联接至包括在绝热罐中的主散热器来模拟冷却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当被存取时导致机器实施:
通过模拟在所述热部件和集热器之间、以及在所述集热器和所述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的冷端之间的热联接来模拟冷却所述热部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选自热电冷却设备、热离子冷却设备、热声冷却设备和磁冷却设备中的一种。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管选自基本固定热导率的热管和可变热导率的热管中的一种。
12.一种装置,包括:
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热联接至热部件;
热导管,热联接至所述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
第二去热冷却部件,具有热联接至所述热导管的热端的冷端,从而在所述热导管中引起热梯度;以及
主散热器,热联接至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选自热电冷却设备、热离子冷却设备、热声冷却设备和磁冷却设备中的一种。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管包括基本固定热导率的热管,该热管具有大于约50Btu(h·ft··ft)的热导率。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导管包括可汽化的流体。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集热器,设置在所述热部件和所述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的冷端之间。
17.一种系统,包括:
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热联接至热部件;
第一热导管,热联接至所述第一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
第二去热冷却部件,具有热联接至所述第一热导管的热端的冷端,从而在所述第一热导管中引起热梯度;以及
耐压外壳,包括热联接至所述第二去热冷却部件的热端的主散热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外壳包括基本抽空的绝热罐。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导管包括可变热导率的热管。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器包括所述耐压外壳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里伯顿能源服务公司,未经哈里伯顿能源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7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锁心
- 下一篇:车道偏离防止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