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网络管理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37913.X | 申请日: | 200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4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J·奈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海军;刘红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网络 管理 | ||
1.一种用于动态通信网络(1)的网络管理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从第一节点(10A;10H)连续地通过所述动态通信网络(1)传播(210)探测消息(E;E1-3);
与所述传播(210)步骤结合检验(220)在所述动态通信网络(1)中的运行链路(20);
在所述动态通信网络(1)的节点(10;10A-Q)中根据所述探测消息(E;E1-3)产生(240)应答消息;
通过所述动态通信网络(1)在至少一个所述运行链路(20)上传送(250)应答消息(R1-3);
编译(260)由所述第一节点(10A;10H)接收的应答消息(R1-3);以及,
执行(230,270)网络管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如果提供所述探测消息(E;E1-3)的链路(20A)中断,则沿着新路由发送应答消息(R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220)是基于与接收所述探测消息(E;E1-3)相关的确认消息(A1-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
所述传播(210)步骤包含向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分发所述探测消息(E;E1-3)的步骤;
所述识别(220)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一接收到所述探测消息(E;E1-3),就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向所述第一节点(10A;10H)发送第一确认消息(A1-2);以及,
在所述第一节点(10A;10H)接收来自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的第一确认消息(A1-2)。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240)应答消息(R1-3)的步骤包含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产生应答消息(R1)的步骤,并且所述传送(250)步骤包含向所述第一节点(10A;10H)传送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中产生的所述应答消息(R1)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产生(240)应答消息的所述步骤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中在第二或随后时间作为根据接收所述探测消息(E1-3)的响应而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播步骤(210)还包含在所述动态通信网络(1)中将来自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的所述探测消息(E1-3)向至少一个更多节点(10D,10G;10N-Q)转发,作为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中根据第一次接收的所述探测消息(E1-3)的响应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消息(A1-2)由转发的探测消息构成,该转发的探测消息返回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提供所述探测消息的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步骤还包含以下步骤:
一接收到所述转发的探测消息(E2,E3)就从所述至少一个更多节点(10D,10G;10N-Q)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发送第一确认消息(A1-2);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10;10B,10C,10E,10F;10I-M)中接收来自于至少一个更多节点(10D,10G;10N-Q)的第一确认消息(A2)。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来自于至少一个更多节点(10D,10G;10N-Q)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A2)由转发的探测消息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79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