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腰椎和颈椎的椎间盘内用假体及其倾斜滑芯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35555.9 | 申请日: | 2005-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5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卡林·巴特纳-扬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林·巴特纳-扬茨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腰椎 颈椎 椎间盘 内用假体 及其 倾斜 | ||
1.一种滑芯,位于2-构件和3-构件功能性椎间盘假体的上下滑块的内侧之间,该椎间盘假体用于修正椎骨端板之间的倾斜位置,维持或改善腰椎和颈椎的运动体节的功能,其特征在于,根据上和/或下侧上的凸面(16)和/或凹面(17)的设计,在滑芯(13)以及上和/或下滑块(11、12)的内侧之间形成一个或两个关节接合滑动表面,并且滑芯(13)不对称倾斜,以在至少一个垂直剖面内,使滑芯(13)的至少一个滑动表面朝向假想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倾斜角度),并且在存在两个关节接合滑动表面的情况下,假想水平面上下的倾斜角度相同或不同,并且上下凸面对称或不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滑芯,其中滑动表面相互之间的倾斜角度在2-35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至少一项的滑芯,其中凸面(16)和/或凹面(17)跨越滑芯(13)的整个上和/或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至少一项的滑芯,其中凸面(16)和/或凹面(17)分别由边缘(14)包围,其宽度和高度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至少一项的滑芯,其中对于滑动表面的一侧设计,相对侧具有持久或持久但可拆卸地结合装置,用于结合上或下滑块,或结合另一个具有一侧设计滑动表面的对称滑芯或不对称倾斜滑芯(1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至少一项的滑芯,其中滑芯(13)适于通过槽/弹簧装置、导向尾与相应的凹进部分、卡合机构、粘结或螺合来持久或持久但可拆卸地连接于椎间盘假体的上或下滑块(11、12)。
7.根据前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的滑芯,其中滑芯和边缘或者与滑块(11、12)结合的装置由相同或不同材料制成。
8.根据前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的滑芯,其包括用于3-构件椎间盘假体的与关节接合滑块(11、12)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9.根据前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的滑芯,其用于3-构件椎间盘假体的表面与关节接合滑块(11、12)的涂层相同或不同。
10.根据前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的滑芯,其中在滑块(11、12和13)的终端间隙闭合过程中,防止滑出椎间盘假体的止动件设在外部,其至少在上或下侧上高于滑芯(13)的边缘(14)。
11.根据前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的滑芯,其具有设在上和/或下侧上的止动件,在滑块(11、12和13)的终端间隙闭合过程中,防止滑出椎间盘假体,其在上和/或下侧上高于滑芯(13)的边缘(14),并在上和/或下滑块(11、12)的边缘区域内的槽内被导向,且具有用于滑块(11、12和13)最大滑动运动的必要的间隙。
12.根据前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的滑芯,其中在滑块(11、12、13)的间隙闭合过程中,额外防止滑出假体的滑芯(13)的边缘(14)从凸面的过渡区域向周边高度部分或完全增加。
13.根据前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的滑芯,其中一个或两个滑动表面为适合滑动运动的平面形状、球形、圆柱形、椭圆形、纺锤形或卵形或其组合,其中滑芯(13)在上下侧具有滑动表面,相对于允许的滑动运动的形状和/或方向,各滑动表面相同或不同设计。
14.根据前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的滑芯,在其表面下有一个或多个射线可透过的标签。
15.一种椎间盘假体,用于补偿椎骨端板之间的倾斜位置,维持或改善腰椎和颈椎的运动体节的功能,包括具有上外侧的上滑块和具有下外侧的下滑块,上外侧具有固定结合上椎体的装置,下外侧具有固定结合下椎体的装置,其中在上下滑块的内侧之间设有滑芯,其特征在于:
a.根据滑芯(13)的上和/或下侧上的凸面(16)和/或凹面(17)的设计,在滑芯(13)以及上和/或下滑块(11、12)的内侧之间形成一个或两个关节接合表面,
b.滑芯(13)不对称倾斜,以在至少一个垂直剖面内,使滑芯(13)的至少一个滑动表面朝向假想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倾斜角度),并且
c.在存在两个关节接合表面的情况下,假想水平面上下的倾斜角度相同或不同,并且上下凸面对称或不对称设计。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椎间盘假体,其中滑动表面相互之间的倾斜角度在2-35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林·巴特纳-扬茨,未经卡林·巴特纳-扬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55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