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组装橡胶产品的切割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34192.7 | 申请日: | 2005-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2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A·冈萨雷斯;M·伊拉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3/02 | 分类号: | B26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郭笑傲 |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橡胶 产品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更具体地涉及橡胶产品在圆柱形上的组装。用于机动车的轮胎通常通过将橡胶成形元件和由覆在橡胶混合物中并与纵向形成指定角度的纺织或金属加强帘线置于组装鼓上而制造。
背景技术
从而组装过程由从成形元件或加强帘布层形成的连续带切割指定长度区域的产品,将该区域绕在鼓上,和将该区域两端对接而组成。
在这方面,所产生的接头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切取该区域时所进行切割的质量。
虽然可能期望生产所谓的端对端对接,其中所搭接产品的端部没有重叠。在该情况下,通常以微小的角度切割成形元件带以增大两端的接触面积并获得具有良好拉伸强度的接头是明智的。加强帘布层通过在两个加强连线之间分开该带而获得,在将该区域加强帘布层绕在组装鼓上后,通过沿着位于切口两侧上的帘线端对端地对接两端而连接。这些操作在执行时需要很高的精确度,使得该区域的长度非常精确地与铺设圆周一致。
这是为什么优选地通过使两端重叠一小段距离而连接成形元件或加强帘布层两端的原因。当要对接的产品具有较低厚度时,这种进行方法特别有利。
通常,且为了降低组装成本,将成形产品带与加强帘布层预组装在一起或预组装在加强帘布层上,以形成包含不同预组装产品的带也很普遍。从而可以同时将多种产品铺设在组装鼓上。
这种实践导致选择以产生对接而没有重叠,使得相同性质的成形元件或加强帘布层的端部端对端地连接,从而防止不同性质的产品在接头上彼此重叠。
“不同特性”理解为表示具有不同物理-化学和几何特性的成形元件或加强帘布层。
为了生产这种剪接块,特别是为了剪切包括加强帘布层的预组装产品,提出了很多种剪切和组装装置或方法,且对加强帘布层的剪切有非常特别的关心,从而不损坏加强帘线。
公报US2004/0035271提出了一种特殊外形的装置,其可以固定加强帘布层,防止其处于帘布层下方,并可以采用超声波切割刀切割,从而使切割产品的切割面具有不同的指定角度。为了做到这一点,切割刃被引入加强帘布层中,从而切开两个加强帘线之间的交界面并使所述帘线升高到超过切割刃;通过沿着所述帘线横向移动切割刃而进行切割。
公报WO00/51810公开了采用两个切割刃,其中之一位于加强帘布层平面的下方,剪切所述加强帘布层,而其中另一个位于加强帘布层平面的上方,以预定角度切割橡胶成形元件。
但是,这些切割方法不能产生切断,在其前面使得能够通过重叠连接端部而没有不同特性的制品在该接头上彼此重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为该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本发明目标的切割装置包括形成三个截然不同区域的切割刃,这使其同时切断加强帘布层,在所述加强帘布层上预先组装的加强帘布层和橡胶成形元件之间的交界面,和橡胶成形元件本身。
切割刃由位于与参考面P形成指定锐角α的平面中的切割刃,位于大致平行于参考面P的平面中的底面,和位于与所述参考面大致成直角的平面中的大致三角形的顶点组成。
切割线布置在顶点,底面和切割刃的侧部上。
带的一个区域,至少包括一个加强帘布层,通过推动两个加强帘线之间刃的顶点直到刃的底面与加强帘布层的平面齐平而切割。从而,通过沿着加强帘线横向移动切割刃,确保底面与加强帘布层的上部接触,刃切断构成预组装带的不同产品。更准确地,顶点切断两个缆之间的加强帘布层,切割刃切掉铺设在加强帘布层上的成形制品和刃区域的底面,在指定长度上加强帘布层和成形制品之间的分界面,这将构成带的该区域两端的重叠区域。
这样获得的带区域可以铺设在组装鼓上,且该区域的两端通过在与由刃底面执行的切割长度相对应的长度上使所述端部重叠而连接。在这些情况下,加强帘布层的两端彼此接触并在所述重叠长度上直接重叠。成形元件还重叠成,使得成形元件或相同特性的帘布层在直接接触中重叠。
这样,在加强帘布层两个端部的重叠区域没有从不同特性的成形元件产生的橡胶产品。
为了带的该区域两端接头更好的一致性,在橡胶成形元件在加强帘布层上预组装操作的时刻,可以避免两个成形元件彼此重叠,使得,当组装接头生产时,成形产品的端部覆盖具有相同几何和材料特性的成形产品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4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