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脉管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3446.3 | 申请日: | 2005-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泽夫·布兰代斯;阿舍尔·什穆勒韦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荷兰默克奇坦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F2/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荷兰阿***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脉管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进行脉管如血管的阻塞、闭塞和/或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可以堵塞静脉或动脉中所选区段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各自身体疾病和/或状态,例如包括肿瘤、动脉瘤和静脉曲张膨胀可由与静脉或动脉相关的故障或其他问题引起,该静脉或动脉将血液供给到处理区域或者从处理区域移走。例如,下肢的静脉系统包括表层系统(大、小隐静脉)和深层系统(腿弯部静脉和股静脉)。这两个平行的系统经由穿通静脉(perforator veins)互连。单向阀设在深层和表层系统的分叉点之间的接合点处,在隐股静脉和隐腿弯处静脉接合点处。
大部分静脉曲张通常都与在隐的股骨静脉或者隐的腿弯处静脉接合点处的瓣膜关闭不全有关,该静脉曲张例如是测量直径为2mm和2cm之间并从皮肤表面突出的弯曲静脉。由于深层系统中的静脉压通常大于表层系统中的静脉压,瓣膜关闭不全就导致传输到不受支撑的表层静脉系统的流体静力学压力增加,最终导致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族可在穿通脉管的位置处出现,如Hunter和Dodd的穿通静脉,分别置于大腿中间和末端。这种方式的静脉曲张通常与隐的股骨静脉接合点处的功能不全有关。
在一些情况下,瓣膜关闭不全独立于穿通静脉,如置于小腿前中部的Boyd穿通静脉。由于腿下部的穿通静脉不直接与隐静脉相连,这些静脉曲张经常与隐静脉不全无关。尽管许多静脉曲张是无症状的,也可发生包括痒、沉重和痛在内的症状。另外,静脉曲张可由于静脉机能不全、出血、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以及慢性皮肤变化致使周围水肿而变得复杂。
静脉曲张是普通的情况。在西方成人人口中,20-25%的女人和10-15%的男人有明显的静脉曲张。在多数人中,除了外观不好外,静脉曲张不会造成其他症状。静脉曲张手术在美国是最常见的整容步骤之一。
多数静脉曲张不需要医学处理(Tapley等人,2003年)。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循环被充分受阻,以致于造成足和脚踝的肿胀、不适、刺痛感觉或者沉重感。对于患静脉曲张的多数人来说,穿上特别合身的弹性长袜是所需要的。长袜应该仔细地适合于个人,提供了腿下部的大部分压力。步行或骑脚踏车之类的练习也有助于促进从身体下部的良好循环。在腿被周期性地上抬时以及在避免长时间站立时,症状通常减小。静脉曲张可通常用非手术措施来处理。
在保守处理措施失败时,另外的处理选择通常集中在,首先确认和修正静脉回流位置,其次用完整的瓣膜通过静脉来重定向静脉流动。静脉曲张的手术处理可包括控制静脉回流的最近点,通常在隐股静脉接合处,如由外科手术前的Dopler超声波检查所确认的。在隐股静脉或隐腿弯部静脉接合处进行手术结扎和分割,以处理瓣膜关闭不全。另一种手术处理包括从循环中将回流的或多或少的隐静脉去除。用于隔离的大部分常用策略是静脉剥离,这通常在结扎和分割之前进行。另一种手术处理包括去除静脉曲张的支流。去除的策略包括抽剥术或注射硬化疗法,在初次处理或随后的处理时进行。
多年来,已经研究了对于结扎和剥离的各种不同的最低限度地侵入式备选方案,包括硬化疗法、腔内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硬化疗法的目的是通常通过注射刺激性溶液(例如,清洁剂、渗透溶液或化学刺激物),以破坏目标脉管的内皮,最终导致脉管的完全消除。破坏不够将导致血栓症,而不会发生纤维症并最终再通。破坏过大将导致脉管裂开。成功的处理将取决于脉管的正确注射、致组织硬化物质的足够注射容积和浓度、以及后续压缩。理论上,压缩将导致被处理的静脉壁直接并置,以提供更加有效的纤维症并降低血栓症的形成程度。因此,由于技术限制,大部分静脉和非常弯曲的静脉不是硬化疗法的最好候选病症。
尽管硬化疗法被接受并且有效处理了毛细血管扩张脉管,但是,其已经用于静脉曲张支流的处理,而不用预先结扎,可事先进行或不进行静脉剥离。这种硬化疗法的应用产生了这种问题,即,在不控制回流点和不隔离回流隐静脉的情况下的有效性。另外,在致组织硬化物质被注射到或大或小的隐静脉中时,硬化疗法已经研究作为替换静脉剥离的最小程度地侵入式备选方案,可进行或不进行结扎。由于隐静脉不可用裸眼看到,注射通常由超声波检查来引导,且该组合步骤称作“回波硬化疗法(echosclerotherapy)”。由于大隐静脉比血管扩张的真皮静脉更大更深,这种静脉的硬化疗法将产生这种问题,即,致组织硬化物质的容积和浓度要适当,并且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后续压缩。而且,与用剥离方法物理去除静脉相对,硬化疗法的使用产生了因为再通而导致的复发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荷兰默克奇坦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荷兰默克奇坦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3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