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链结适应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26932.2 | 申请日: | 2005-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章修·谷;张国栋;罗伯特·林德·奥勒森;蔡寅铭;黄元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多路复用 ofdm 无线通信 系统 链结 适应 方法 | ||
1.一种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通信链结的方法,该方法包含:
将子信道分割为多组;
以各组中的信道品质状况为基础产生各组的信道品质指标(CQI);及
依据该信道品质指标来调整通信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信道品质指标是以信号杂讯比(SNR)、位错误率(BER)及封包错误率(PER)之一为基础来产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组数是依据子信道功率的相关来决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信道品质指标是以信道响应为基础而计算,该信道响应是以帧基础而从长训练队列所估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子信道的编码速率是依据对应该子信道的该信道品质指标来调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子信道的调变模式还依据对应该子信道的该信道品质指标来调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子信道的调变模式是依据全部子信道为基础所产生的调变模式指标来调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信道品质指标表示两个或更多个通信参数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选择具有相对强功率的路径的步骤,借此将该经选择路径的有效信道响应及标示该经选择路径位置的向量进行传送以调整该通信参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参考子载体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矩阵于传送站处进行传送以用于校准。
11.一种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无线通信系统中链结适应系统,该系统包含:
一信道品质指标产生器,以各组子信道的信道品质状况为基础来产生各组子信道的信道品质指标,该子信道被分割为多组;及
一链结适配器,依据该信道品质指标来调整通信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道品质指标是从信号杂讯比、位错误率及封包错误率之一所产生。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组数是依据子信道功率的相关来决定。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道品质指标是以信道响应为基础而计算,该信道响应是以帧基础而从长训练队列所估计。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子信道的编码速率是依据对应该子信道的该信道品质指标来调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子信道的调变模式还依据对应该子信道的该信道品质指标来调整。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子信道的调变模式是依据全部子信道为基础所产生的调变模式指标来调整。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道品质指标表示两个或更多个通信参数的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链结适配器包含可依据该信道品质指标调整通信参数的一查找表。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可选择具有相对强功率的路径的一装置,借此将该经选择路径的有效信道响应及标示该被选择路径位置的向量进行传送以调整该通信参数。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该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参考子载体的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矩阵于传送站处进行传送以用于校准。
22.一种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无线传输/接收单元(WTRU),该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包含:
一信道品质指标产生器,以各组子信道的信道品质状况为基础来产生各组子信道的信道品质指标,将该子信道分割为多组,传送该信道品质指标,使得传送通信参数可依据该信道品质指标来调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信道品质指标是从信号杂讯比、位错误率及封包错误率之一所产生。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传输/接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组数是依据子信道功率的相关来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未经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269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制线路板的导通检查治具
- 下一篇:手机信息多用户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