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发RNA干扰的多核苷酸以及使用该多核苷酸的基因表达抑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23462.4 | 申请日: | 2005-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2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雄树;藤野真人;小口仁;名取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α基因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A61K31/713;A61K48/00;A61P35/00;G06F17/30;G06F17/40;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巫肖南;封新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诱发 rna 干扰 多核苷酸 以及 使用 基因 表达 抑制 方法 | ||
1.针对选自目标生物的基因中的目标基因诱发PNA干扰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具有双链区域,该双链区域中的一条链由与规定序列同源的碱基序列组成,所述规定序列包含于目标基因的碱基序列中,且遵从下述(a)至(d)的规则:
(a)3’末端的碱基是腺嘌呤,胸腺嘧啶或尿嘧啶;
(b)5’末端的碱基是鸟嘌呤或胞嘧啶;
(c)3’末端的7碱基序列中富含选自于腺嘌呤,胸腺嘧啶和尿嘧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碱基;
(d)碱基数为不产生细胞毒性而可以诱发RNA干扰的数目;
且所述双链区域中的另一条链由具有这样的序列的碱基序列组成:该序列互补于与所述规定序列同源的碱基序列。
2.权利要求1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规定序列同源的碱基序列的至少80%以上的碱基与所述规定序列的碱基序列一致。
3.权利要求1或2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规则(c)中,7个碱基中的至少3个碱基是选自于腺嘌呤,胸腺嘧啶和尿嘧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碱基。
4.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规则(d)中碱基数为13-28。
5.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序列还是遵从下述规则(e)的序列:
(e)不含有10个碱基以上的连续的鸟嘌呤或胞嘧啶的序列。
6.权利要求5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规定序列还是遵从下述规则(f)的序列:
(f)在目的生物的全基因序列中,目标基因之外的其它基因的碱基序列中不含有与该规定序列具有至少90%同源性的序列。
7.权利要求6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规定序列由序列表中序列号47~序列号817081的任意碱基序列构成。
8.权利要求6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规定序列是记载于图46的“目标序列”栏中的任意序列。
9.权利要求6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序列号817102~817651中所示的任意碱基序列。
10.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其为双链多核苷酸。
11.权利要求10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双链多核苷酸的其中一条链由在与所述规定序列同源的碱基序列的3’末端具有突出端部分的碱基序列构成,该双链多核苷酸的另一条链由在与前述规定序列同源的碱基序列的互补序列的3’末端具有突出端部分的碱基序列构成。
12.权利要求1-9的任意一项的多核苷酸,其为具有发夹结构的单链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接所述双链区域中的一条链的3’末端和所述双链区域中的另一条链的5’末端的环部。
13.选择要导入欲抑制其表达的目标基因的表达系统中的多核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择的多核苷酸至少具有双链区域,该双链区域中的一条链由与规定序列同源的碱基序列组成,所述规定序列包含于目标基因的碱基序列中,且遵从下述(a)至(f)的规则:
(a)3’末端的碱基是腺嘌呤,胸腺嘧啶或尿嘧啶;
(b)5’末端的碱基是鸟嘌呤或胞嘧啶;
(c)在3’末端的7碱基序列中富含选自于腺嘌呤,胸腺嘧啶和尿嘧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碱基;
(d)碱基数为不产生细胞毒性而可以诱发RNA干扰的数目。
(e)不含有10个碱基或10个碱基以上的连续的鸟嘌呤或胞嘧啶的序列;
(f)在目的生物的全基因序列中,目标基因之外的其它基因的碱基序列中不含有与该规定序列具有至少90%同源性的序列,
且所述双链区域中的另一条链由具有这样的序列的碱基序列组成:该序列互补于与所述规定序列同源的碱基序列。
14.权利要求13的多核苷酸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选定的多核苷酸中进一步选择出这样的多核苷酸:其中与目标基因的规定序列同源的碱基序列和目标基因之外的其它基因的碱基序列之间的错配数至少为3个碱基,并且具有这种至少有3个碱基错配的碱基序列的其它基因的数目最少。
15.抑制基因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需抑制表达的目标基因的表达系统中导入权利要求1-12任一项的多核苷酸来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α基因株式会社,未经α基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234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