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21302.6 | 申请日: | 2005-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霍姆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利迪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8 | 分类号: | C02F1/18;B01D1/00;B01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弋;朱登河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净化装置,用于祛除液体中的污染物,该液体净化装置包括一容器,它有下室和上室,下室连接一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下室中的液体,此外还包括一提升器及液体分布部件,该提升器用于将加热过的液体从所述下室向上输送到所述上室的上部,该处的液体分布部件用于赋予加热过的液体一个大的暴露于周围空气的面积,液体随后靠重力回流到提升器外侧且收集在容器上室的下部,所述上室与下室以至少可调节方式相互连通,以便使液体可从上室迁移到下室。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涉及的问题如下。大多数大城市的自来水是在大的水厂中生产的且用管网输送给用户。为了在输送过程中防止水受到污染,通常在清水离厂之前加入一定量的氯气。
在运输过程中消耗了一定量的氯,并且在到达用户时一定量的氯留在水中。加入氯气的目的是氯能分解管路中具有潜在危险的有机体和有机杂质。在发生这种情况时,便会生成氯仿、溴仿之类的氯代烃。因此水在到达消费者时存在一定数量的这类物质。
即便水中的氯及氯代烃数量少,但据知这两类杂质在小剂量时也会引起质变,因此如果能尽量避免它们也不失为优点。
长期以来,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过滤器,据此可净化来自市政管网或自备井的水。但传统的有细目筛网的过滤器挡不住诸如氯及氯代烃类那样的易挥发物质。没有一种含有离子交换物质(如软化剂)的过滤器能对此进行控制。
为此,在许多场合,现在使用含活性碳的过滤器。活性碳的缺点是它难以知道过滤器何时饱和,在许多检验中,业已发现活性碳很快就对不期望的负荷增长失去作用,且在其连接处进一步变成细菌的避难所、孳生地、繁殖地带以及热原。
为此,碳过滤器时常与其他方法结合成为较复杂的装置,其中有前置过滤器来挡住粗颗粒及有机物,有紫外线灯来杀死细菌,还有离子交换器来吸收离子。这样的设备较昂贵,且仅当粗滤器,紫外灯,离子交换物质及活性碳的更换被精确处理时才能满意地工作。作为这些多级过滤器的一种替代物,业已根据蒸馏作用及反向渗透原理开发设备。这些方法中,虽然本身很先进,但没有一种在祛除氯及氯代烃类方面完全有效,而必须再补充一个活性碳的末级过滤器。即便该末级过滤器的负荷远低于前述多级过滤器中碳过滤器的负荷,但它们仍需定期更换且过饱和问题依然存在。
杀死细菌并清除氯及氯代烃类以及水中的其它易挥发物质的一种较简单方法是在锅炉或开口容器中将水煮开。这种简单方法与前面提到的方法相比,其缺点主要有三点。为确保清除易挥发杂质必须蒸发掉大量的水,首先必然浪费水;其次,水中可能存在的非挥发性杂质被浓缩。第三个缺点是用户不知道何时可达到满意的结果。
在工业界开发出从气体中分离液体,从液体中分离气体,和从另一种气体中分离气体的许多方法。最常用的原理是旋风原理,其基于被离心处理的汽/气/水的混合物,从而该液体被从混合物中压出来。一种颇简单的原理是使混合物通过有许多弯头的导管,液体在弯头中被不同形式的装置挡住。
此外,以如下方式使用若干面积扩大装置,即把水/气/汽混合物喷淋在大的平板上,或听任它向下流到大板或另一个具有大面积的器件,如钢丝绒或塑料球上。
也可迫使气体,如空气或氯气通过该混合物。该气体于是将混合物中其它气体逐出或带走。常常将这些技术组合使用。
一种先前就知道的这类液体净化装置见瑞典专利518388,据此液体在容器中加热,该容器的下部有加热部件,容器的上部用于盛放液体,还有一内部中央管状提升器,可用于使加热后的液体穿过此提升器向上升,来自提升器上开口端的加热后的液体靠重力通过提升器外侧的上部向下回流,以便以恒定的功率和时间重新开始加热并汽化。
该液体净化装置自身能很好地工作。该瑞典专利518388中的液体净化装置的缺点是:当该产物中的大量液体达到沸点温度时,液体开始以不变的能量供应向净化过程泡腾(flash)。这本身意味着合乎要求的液体输送减少,而得到的是尚未充分净化的最终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液体净化装置,它能加热液体并将加热后的液体输送,直到液体达到沸点温度。在固定时间内,液体以受控的功率不断输送,以便获得包含尽可能少的挥发性物质的最终产品,从而清除上面提到的问题。
上述目的由诸如独立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本发明所获得。在附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恰当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利迪公司,未经普利迪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21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