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12022.9 | 申请日: | 200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942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悦则;小仓由美;上野义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
主分类号: | A47C7/02 | 分类号: | A47C7/02;A47C7/35;A47C7/44;B60N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机动车等车辆上的载物用座椅的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座椅,现有已知具有由聚氨脂泡沫塑料(以下称为聚氨脂)制成的缓冲垫材料。如下这样的车辆用座椅的缓冲垫结构得到广泛应用:即,在设置在座部用框或背部用框上的コンタ一マツト(商品名)等的弹簧材料或板上安装聚氨脂制的缓冲垫材料,并用纤维材料将这些缓冲垫材料包入。
因此,已知缓冲垫材料的形状(外观形状)、弹性特性以及聚氨脂泡沫塑料的压缩特性对落座者的体压分散性和振动吸收性有较大影响。另外,通过将具有各种特性的聚氨脂层叠以构成缓冲垫材料,能够获得具有与落座者的臀部等的肌肉的弹簧特性接近的弹簧特性(弹性特性)的缓冲垫材料,但是以这样的构成恐怕回复力不足,另外也存在较重的问题。
因此考虑这样的座椅:即,使用通过一对基底和配置在该基底之间的连接线而形成的三维立体编织物、或二维织物来代替聚氨脂作为缓冲垫材料,并将该三维立体编织物、或二维织物张设在座部用框上,从而构成缓冲垫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4)。由该三维立体编织物、或二维织物构成的缓冲垫材料是通过弹力不易减弱的弹性线构成的弹塑性结构物,比聚氨脂薄,代替聚氨脂发挥弹性特性。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座椅等的座椅结构中,希望减轻久坐引起的疲劳。此外,所谓减轻疲劳不是指使落座者的脑部对要求休息的信号即疲劳的生理反应变得迟钝,而是指抑制伴随落座的疲劳的蓄积,特别是抑 制疲劳的急速加剧。另外,作为座椅结构给疲劳带来的影响的主要特性,可以举出体压分散、姿势维持和振动吸收这三个。在此,体压分散和姿势维持的各特性对基于作用于落座者的压力或约束力的该落座者的压力有影响,该压力主要影响到末梢性疲劳。另一方面,振动吸收特性对基于传递至落座者的振动的加速度的压力有影响,该压力主要影响到全身暴露在振动环境下的末梢性疲劳。
另外,也可以通过摇动来减轻落座者的末梢性疲劳。所谓摇动是指生物体的有节律的振动,一般是非线性振动。通过这样的基于生物体的节律的血液循环和身体的运动等的摇动,如上所述减轻压力,并减轻末梢性疲劳。因此,在座椅结构中,希望允许落座者摇动(不妨碍),更积极的是希望给予落座者与该落座者的摇动方式一致的刺激。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座椅中,简单地减轻落座者的特定部位的体压,或者提高振动或冲击的吸收性,并没有考虑基于疲劳的机理来减轻疲劳。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1308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2-177099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2-219985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3-18242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减轻伴随久坐的落座者的末梢性疲劳的座椅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座椅结构具有座部用框和包括座椅材料的缓冲垫材料,所述座椅材料的前端侧固定在所述座部用框的前端侧,并且后端侧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座部用框的后端侧连接,所述缓冲垫材料具有这样的弹簧特性:即,在静态落座状态下,对落座者的凸部进行支撑的部分的弹簧常数小于其他部分的弹簧常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座椅结构中,具有这样的弹簧特性(以下称为弹簧零特性),即:在人静态地坐在缓冲垫材料上的状态,即负荷不变 化的平衡状态下,作为落座者凸部的座骨结节下的弹簧常数小于落座者的其他部分的弹簧常数。座骨结节下的弹簧常数例如是0N/mm至50N/mm。因此,缓冲垫材料的座椅材料的后端侧通过弹性部件与座部用框连接而构成的座椅结构,在落座者的体重集中的座骨结节下成为质量大而弹簧常数小的振动系统,即衰减比极大的振动系统。另一方面,在座骨结节下以外的部分,成为衰减比比较小而弹簧常数比较大,即具有足够的回复力的振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未经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12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微通道中分级烷基化
- 下一篇:提供不间断电能的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