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520112139.1 | 申请日: | 200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肯尼思·特勒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纳车钩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00 | 分类号: | B61G7/00;B61D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火车单元上的车钩装置的前盖系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舱盖和防雪罩的组合,它能在所有工作模式下有效地保护支撑在火车前部的火车车钩以及相关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动火车车钩中,火车车钩最前部的车钩机械头自动提供与相会火车车钩的配合车钩头的机械和气动连接。被联接的火车单元的电气连接是由电气车钩头提供的,电气车钩头支撑在火车车钩上,并在联接和脱钩时可以移动。火车车钩上装载的汽缸、接头、阀组件和软管常常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例如在下雪或结冰温度下运行时,这将会影响火车车钩上装载的系统的运转。
在快速行驶的火车中,从火车主体上伸出的车钩结构减小了较高速度下火车主体外壳的空气动力性能。为了保持低的气动阻力,火车车钩可以设计成当在脱钩状态下运行时可以缩回到火车主体中。在缩回位置,火车车钩可以用可移动主体板覆盖。当在联接状态下运行时,在伸出的火车车钩上装载的系统将暴露在雪和冰中,这些雪和冰最终也将通过未被可移动主体板覆盖的开口侵入火车主体和装在火车前部的系统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盖系统,该前盖系统能在所有工作模式下有效保护支撑在火车前部的火车车钩以及相关系统。
简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盖系统,用于在所有工作模式下保护车钩和火车前部系统,抵抗雪、冰或其它恶劣的天气状况。该前盖系统包括两个主要功能:操作火车前舱盖的盖机构,当在联接状态下运行时能够使自动火车车钩在垂直和水平面在接合的全部范围内摆动;以及防雪罩,在联接运行模式下为火车主体和火车车钩之间提供柔性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车车钩的前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可移动舱盖,驱动和控制该舱盖在舱盖覆盖火车车钩和火车主体外壳中形成的开口的伸出位置与舱盖缩回到火车主体中并因此不覆盖火车车钩和开口的位置之间运动。与舱盖相结合,防雪罩布置成至少部分地封闭火车车钩,防雪罩的前端可连接到火车车钩,防雪罩的后端可以在火车主体内移动,当舱盖缩回火车主体中时驱动和控制所述后端作朝向开口的向前推动运动,当舱盖伸出以覆盖开口时驱动和控制所述后端作远离开口的向后缩回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盖系统,通过其中提供的防雪罩,可以密封保护火车车钩以及相关系统,从而防止冰雪侵入,影响火车车钩上装载的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细节,在附图中:
图1是处于脱钩运行状态下火车单元的前部的示意性局部侧视图,表示最靠近观看者的前盖机构的一侧;
图2是在连接顺序开始时未被覆盖的火车前部和火车车钩的示意性局部侧视图,表示远离观看者的前盖机构的一侧;以及
图3是与图2类似的示意图,表示处于联接状态下的火车前部和火车车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套筒式火车车钩1说明本实用新型,该火车车钩1在脱钩运行时(图1)缩回到火车主体2中,当联接运行时(图3)可以伸出以与第二火车单元的车钩(未图示)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与传统的自动火车车钩1结合使用。在附图中,火车车钩1示意性地表示成支撑在火车底盘3上,并包括机械车钩头4、电气车钩头5以及汽缸、软管和其它有助于联接和脱钩顺序的装置,这本身是公知的,因此不再进一步说明。
前盖系统的第一部件是由前盖机构操纵的可移动前舱盖6。前舱盖6可以由纤维强化塑料或金属制成,优选具有适合于火车主体外壳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外部形状,且结构上支撑在框架或类似子结构上。在脱钩运行模式下,前盖机构操作前舱盖6覆盖在火车主体2前部中形成的开口7。在联接运行模式下,前盖机构操作前舱盖6在火车车钩1上方缩回火车主体2中,从而使开口7打开。
舱盖在打开和关闭运动过程中由致动器装置8驱动并控制在导向9和10中。更具体地,在舱盖的每一侧,装在靠近舱盖6上端的上连接装置11插入上导向9并通过上导向9控制,靠近舱盖下端的下连接装置12插入下导向10并通过下导向10控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上和下导向分别是形成在上和下导轨9和10中的槽。在连接装置上可以装轮子或滚轮13、14,以便在导轨上平滑移动。
所述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8为设置在火车车钩上方的无杆气缸或线性驱动器。适当的情况下,致动器可以安装在火车主体2的外壳与设置在火车前部中的能量吸收器元件(未示出)之间。致动器8通过设置在舱盖6每一侧的机械连接驱动前舱盖6。在图1中,为了清楚用点划线表示了最靠近观看者的致动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纳车钩公司,未经德尔纳车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20112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