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数据链路层的前向纠错和自动重复请求联合操作有效
申请号: | 200480044784.2 | 申请日: | 200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A·V·贝洛戈洛维;E·A·克鲁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刘春元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数据链 纠错 自动 重复 请求 联合 操作 | ||
1.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方法,包括:
纠错模块采用前向纠错技术对具有等于或小于差错门限的每帧差错数量的数据进行解码;以及
在所述差错数量等于或大于重传门限时,采用自动重复请求来请求所述数据的重传,其中在通信网络的以太网物理层之上执行所述前向纠错技术和所述自动重复请求,所述以太网物理层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调制,其中所述差错门限为两个差错或更少差错,所述重传门限为50个差错或更多差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果纠错模块报告失败,则在所述通信网络的所述以太网物理层之上采用自动重复请求来请求所述数据的重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前向纠错技术包括在数据链路层中执行所述前向纠错技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前向纠错技术包括在媒体访问控制层中执行所述前向纠错技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码包括对在数据链路层中采用具有0.98或更高的码率的前向纠错编码器来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码包括对在数据链路层中采用具有使得请求所述数据的重传的步骤执行两次或更少次数的码率的前向纠错编码器来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
7.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
在数据链路层中采用前向纠错编码器对所述信息编码,从而提供具有0.98或更高的码率的码字;
传送所述码字到通信网络的通信信道中;
接收表示传送的所述码字的数据;
如果所述数据具有等于或小于差错门限的每帧差错数量,则采用前向纠错技术对所述数据进行解码;以及
在所述差错数量等于或大于重传门限时,采用自动重复请求来请求所述数据的重传,其中在所述通信网络的以太网物理层之上执行所述前向纠错技术和所述自动重复请求,所述以太网物理层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调制,其中所述差错门限为两个差错或更少差错,所述重传门限为50个差错或更多差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信息编码包括在所述数据链路层中对所述信息编码以提供具有大约0.99的码率的码字。
9.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装置,包括:
前向纠错模块,如果得到的数据具有等于或小于差错门限的每帧差错数量,则对所述数据中的信息进行解码;以及
完整性控制模块,在所述差错数量等于或大于重传门限时,采用自动重复请求来请求所述数据的重传,其中所述前向纠错模块和所述完整性控制模块适合于在通信网络的以太网物理层之上操作,所述以太网物理层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调制,其中所述差错门限为两个差错或更少差错,所述重传门限为50个差错或更多差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整性控制模块适合于在纠错模块报告失败的情况下采用自动重复请求来请求所述数据的重传。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纠错模块适合于在所述通信网络的数据链路层中操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纠错模块适合于在所述通信网络的媒体访问控制层中操作。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纠错模块适合用于对已经在数据链路层中采用具有0.98或更高的码率的前向纠错编码器来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无线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4800447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扫描装置
- 下一篇:带有防污排水器的止回阀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