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移动系统中的拥塞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0480044380.3 | 申请日: | 200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A·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海军;王忠忠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移动 系统 中的 拥塞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无线移动系统中改善拥塞控制的方法和配置来执行该方法的控制设备。该方法在无线移动系统中使用,其中通过将一个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专用于所有移动站,和每个移动站专用一个伴随专用信道,已经在节点和若干移动站之间建立了高速分组数据接入。
背景技术
缩略语: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组织)
A-DPCH-伴随专用物理信道
DL-下行链路
FDD-频分双工
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
GPRS-通用的分组无线电系统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HS-PDSCH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
LLC-逻辑链路控制
MAC-媒体访问码
MS-移动站
PDP-分组数据协议
RLC-无线链路控制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
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
SNDCP-子网相关会聚协议
TCP-传输
TDD-时分双工
UL-上行链路
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TRAN-UMTS陆上无线接入网
WCDMA-宽带码分多址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规范是用于第三代移动电话系统的标准。该系统对于不同的用户支持不同的用户数据速率。用于某个用户的传输功率是通过在某个小区中的干扰电平、用户数据速率、信道质量和在该小区中请求的数据传输质量来确定的。
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被称为逻辑信道。这些逻辑信道被映射到物理信道上。
物理信道可以是无线电广播频率,是在模拟移动系统中的一对频率(包括双工间隔),或者是在数字移动系统中在一对频率上的时隙。
在TDMA系统中,物理信道例如可以是在特定的频道上的时隙,并且也可以说是诸如业务信道(有时缩写为TCH)之类的逻辑信道的载体,或者诸如以多帧结构的各种各样控制信道之类的若干逻辑信道的载体。
在基于TDMA的数字系统,映射进程指的是时隙和频率被分配给业务脉冲。
该业务信道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传送语音或者数据(诸如,因特网业务)。该信道基于每个呼叫被分配。通常地,一个时隙仅仅用于一个呼叫(全速率),但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也指定每个时隙用于两个呼叫(半速率)。
所有当前的移动系统是基于多路接入,这指的是所有用户同时接入该媒体。这需要许多的规则来防止移动站“所有同时通话”的情形。该媒体,其是共用资源,必须满足所有用户的需要。
业务信道经由控制信道信令被分配。
在蜂窝系统中的每个小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介质,因为离开该小区的移动台失去与那个小区的基站联系。但是,在该小区中的所有移动台利用相同的无线电资源,即,已经分配给该小区的频谱部分。
一种使用多路接入用于信道多路复用的技术是CDMA(码分多址)。CDMA系统能够在整个频带上发送和接收,并且“第三维”用于单独的业务信道,即编码。
CDMA技术的典型特点是在该网络中的所有移动台被分配一个特定代码:码片序列。当移动台希望发送比特流的时候,它以其代码(对于一),或者以代码的反码(对于零)替换每个比特。结果是取决于使用的扩展因子,针对每个有效载荷比特传送许多的空中接口比特(称为“码片”)。假如相同的调制方法被用作在TDMA中使用的那些调制方法,需要的带宽将相应地更大。对于语音信道不是使用数十kHz,该码片将被调制在大约3.84MHz上。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技术也被称为扩展频谱技术。
该移动电话系统例如可以是WCDMA系统,其具有称作高速下行链路共用信道(HS-DSCH)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该高速下行链路共用信道(HS-DSCH)被映射到一组称作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HS-PDSCH)的物理信道上。该HS-DSCH对于交互、背景提供增强的支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在下行链路方向流出无线电访问载体(RAB)服务。
在支持WCDMA系统的HSDPA(例如,按照3GPP版本5)中,准许接入HS-PDSCH(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用信道)信道的每个用户必须也具有例如用于传送控制信息的伴随专用物理信道A-DPC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480044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