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开门上、下车防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14094.X | 申请日: | 200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4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小毛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0R2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9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开门 下车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人身安全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开门上、下车的汽车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开门上、下车时,需注意汽车后方的交通情况,才有利于安全。虽然装在汽车车外的后视镜有利于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清车身后及周围的情况。但是当汽车开门上、下车时,安装在汽车门上的后视镜随汽车门一起转动,从而后视镜看到的区域不再是车身后及周围的情况,不利于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防止飞车抢劫,有利于防止车身后的车碰撞人员,有利于有利于行车安全的汽车开门上、下车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它主要由汽车车外后视镜,汽车车门,报警器,开关,测速器,传动装置等组成。
传动装置一端接汽车的车身或接汽车的车身上的车门的转轴;传动装置的另一端接汽车车外后视镜或接汽车车外后视镜的转动装置。
测速器安装在汽车的后部,报警器安装在汽车的后部,测速器的供电端一端接电源一极,测速器的供电端的另一端经开关17接电源另一极,测速器15的输出端接继电器16的输入端,继电器16的输出端接报警器9。
在汽车车门的转轴处或者车门上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输出端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电机,所述的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或者为角度传感器或者为转角传感器,所述的电机为汽车车外后视镜的转动电机。
它能在汽车开门上、下车时,汽车后视镜自动转动,使人员通过后视镜看清车身后及周围的情况。它能在汽车开门上、下车时,对车身后的物体测速,当车身后及周围的物体速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开启报警器,提示注意。从而有利于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车外后视镜、车门的立体视图。
图2为汽车车外后视镜、车门的侧面视图。
图3为汽车车外后视镜、车门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横切面视图。
图5为图2中A-A处的横切面视图。
图6为为图2中A-A处的横切面视图。
图7为车身、车门、后视镜关闭状态的结构图。
图8为车身、车门、后视镜打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9为车身、车门、后视镜打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10为传动装置与车身、后视镜的连接图。
图11为传动装置与车身、后视镜的在车门打开状态连接图。
图12为测速器安装在汽车的后部的示意图。
图13为测速器安装在汽车的后部的示意图。
图14为测速器的连接电路图。
图15为装有传感器的连接电路图。
如图1所示:汽车车外后视镜1,车门4,车身2,车窗3,车窗的边框5,测速器15,报警器9。对车身后及周围的物体测速的测速器15安装在汽车的后部,报警器9安装在汽车的后部。
如图2所示:汽车车外后视镜1,车门4,车身2,车窗3,车窗的边框5。
如图3所示:汽车车外后视镜1,车门4,车身2.
如图4所示:汽车车外后视镜1,车门4,车身2,人员通过后视镜看到车身后及周围的区域角XYZ,车门的转轴10,后视镜的转轴11。车门4绕车门的转轴10转动。后视镜绕后视镜的转轴11转动。
如图5所示:汽车车外后视镜1,车门4,车身2,人员通过后视镜看到车身后及周围的区域角XYZ,车门的转轴10,后视镜的转轴11。人员通过后视镜看到车身后及周围的区域角XYZ随车门及后视镜的转动而转移。
如图6所示:汽车车外后视镜1,车门4,车身2,人员通过后视镜看清车身后及周围的角XYZ,车门的转轴10,后视镜的转轴11。当车门4打开到一定程度时,人员通过后视镜看到的区域角XYZ不再是车身后及周围的区域。不利于安全。
如图7所示:为车身2、车门4、后视镜1在车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图。
如图9所示:为车身2、车门4、后视镜1在车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以车门4作为固定不动的参照物。
由于传动装置18一端接汽车的车身2或接汽车的车身上的车门的转轴10;传动装置的另一端接汽车车外后视镜1或接汽车车外后视镜的转动装置。当打开车门时:车身2绕车门的转轴10顺时钟转动,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后视镜1绕后视镜的转轴11也顺时钟转动。因而当车门4打开时,人员通过后视镜看到的区域角XYZ保持是车身后及周围的区域。有利于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小毛,未经彭小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420014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