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脱木素和漂白一体化制浆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410000932.2 | 申请日: | 200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梅秀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秀泉 |
| 主分类号: | D21C3/22 | 分类号: | D21C3/22;D21C9/147;D21C3/20;D21C9/16;D21C9/153;D21H17/05;D21H17/14;D21H17/63;D21H17/66;D21C9/02;D21C9/18;D21C7/00;D21C7/06;D21C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脱木素 漂白 一体化 方法 实现 装置 | ||
1.一种氧脱木素和漂白一体化制浆方法,包括氧脱木素和漂白步骤,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氧脱木素和漂白步骤均在专用氧化反应釜内进行,具体步 骤如下:
(1)软化处理:将浆浓比为12%-15%的制浆原料粗纤维与有机溶剂同时 经氧化反应釜的进料口输入到氧化反应釜内;然后再启动反应釜内的旋转电 子加速器和搅拌器,在釜内水中产生正离子,利用水中产生正离子和搅拌器 的剪切力对物料进行软化;所述制浆原料粗纤维是指经搓擦分丝机处理、再 用60~80℃无离子水洗涤脱水处理后的纤维;
(2)置换空气:从氧化反应釜上部通入氮气至釜内,减压排出釜内的空 气;
(3)氧化反应:将复合氧和蒸气从氧化反应釜下部一并压入釜内,同时 向釜内加入纤维素保护剂、氧稳定剂和氧活化剂,并同时用搅拌器进行搅拌;
(4)浆气分离:打开氧化反应釜的出料闸阀将氧化反应后的浆料引入浆 气分离器进行浆气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脱木素和漂白一体化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1)中的搅拌器转速为0.5~1m/s,软化物料温度为100~130℃; 所述的步骤(2)中的置换时间为1~3min;所述的步骤(3)中的复合氧由活 性氧发生器产生;所述的纤维素保护剂、氧稳定剂是在0.35~0.6MPa氧压下 加入;所述反应时间为12~60min;PH值为2~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脱木素和漂白一体化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机溶剂指二甲基亚砜和/或草酸类;复合氧指O2、O3、HOO·自由基 和分子氧的化合物(H2O2);所述纤维素保护剂为加杂多金属盐的氧化物,即 金属盐和H2O2的化合物,如Mg2+、Fe2+、Ca2+、Mn2+、Si2+与H2O2化合生成 的衍生物;所述氧稳定剂有乙二胺四乙酸、二甲基亚砜、多聚磷酸钠;所述 氧活化剂指过氧化碳酸钠、过氧化十二酰、甲脒亚磺酸、二甲基二环氧乙烷 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脱木素和漂白一体化制浆方法,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洗浆步骤:将上述浆气分离后的浆料经离心脱水或压力脱水机 挤干后,用洗浆机在60~80℃无离子水中反复洗浆二至三次,脱水静置,在 含有0.01%N,N-二苄基羟胺无离子水中保存,待下工序使用。
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氧脱木素和漂白一体化制浆方法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反应釜(1),在该反应釜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和 排气口(7),在进料口(2)上设有密封阀门(3);在反应釜(1)的下部设 有氧和蒸气入口(8)和出料口(12),在出料口(12)上设有减压阀门(13); 在反应釜(1)内设有搅拌器(5),其轴密封转动穿出反应釜(1)并与动力 装置连接;在反应釜(1)内的上部还设有正电极(6),该电极与外部的旋转 电子加速器(25)的对应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料装置, 该装置包括螺旋输送器(4)、输料管道(22)和加料电子计量器(24),螺旋 输送器(4)的入口与原料容器(23)连接,螺旋输送器(4)的出口通过输 料管道(22)与所述的氧化反应釜的进料口连通,在输料管道(22)上装有 加料电子计量器(2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 (5)至少有三层搅拌叶;在所述的氧和蒸气入口(8)上连接有负离子发生 器(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 述反应釜(1)外侧的pH和温度监测仪(10、11),它们的传感器设在反应釜 (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秀泉,未经梅秀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4100009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