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性鼻炎的左旋咪唑无效
申请号: | 200310100378.0 | 申请日: | 200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64530C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婕;王鹤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164 | 分类号: | A61K31/4164;A61K9/12;A61K9/72;A61P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鼻炎 咪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慢性鼻炎的左旋咪唑滴鼻剂、左旋咪唑鼻腔喷雾剂和左旋眯唑鼻腔气雾剂以及它们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一、慢性鼻炎简介|
慢性鼻炎(chronic rh initis)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chronic simple rhinitis)。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一)病因
1.局部病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
(2)由于邻近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或畸形,致鼻发生通气不畅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等。
(3)鼻腔用药不当或过量过久形成药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常见于久用滴鼻净之后。
2.全身病因
(1)长期慢性疾病,如内分泌失调、长期便秘、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而致鼻粘膜长期或屡发性充血或瘀血。
(2)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或C。
(3)烟酒过度可影响鼻粘膜血管舒缩而发生障碍。
(4)长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扩张而产生似鼻炎的症状。
3.环境因素:在有水泥、烟草、煤尘、面粉或化学物质等环境中的工作者,鼻粘膜受到物理和化学因子的刺激与损害,可造成慢性鼻炎。温湿度急剧变化的环境,如炼钢、冷冻、烘熔等车间工人,也较易发生此病。
(二)治疗原则消炎消肿,通气引流和尽量维护鼻粘膜的生理功能,同时要注意对病因的处理。
二、慢性单纯性鼻炎
(一)病理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尤以下鼻甲海绵状血窦变化最明显。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多。鼻甲粘膜肿胀,但粘膜下组织无明显增生性改变。
(二)临床表现
1.鼻塞:间歇性或交替性。①间歇性鼻塞:一般表现为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②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位于下侧的鼻腔常阻塞加重;转卧另一侧后,刚才位于上侧没有鼻塞或鼻塞较轻的鼻腔,转到下侧后出现鼻塞或鼻塞加重;而刚才位于下侧的鼻腔鼻塞减轻。此外,嗅觉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由于鼻涕长期流经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湿疹,多见于小孩。鼻涕向后可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等症状。
2.多涕:常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偶呈脓性。脓性者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3.检查:鼻粘膜肿胀,表面光滑、湿润,一般呈暗红色。鼻甲粘膜柔软而富有弹性,探针轻压可现凹陷,但移开探针则凹陷很快复原,特别在下鼻甲为明显。若用1~2%麻黄素液作鼻粘膜收缩,则鼻甲迅速缩小。总鼻道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三)治疗治疗原则为恢复鼻腔通气功能,排除分泌物,根除病因。
1.1%麻黄素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每日3次,
2.0.25~0.5%普鲁卡因作鼻丘封闭或下鼻甲粘膜下封闭,每次1~1.5ml,隔日1次,或每周2次,5次为一疗程。
3.超短波或红外线理疗,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以减轻症状。
4.经上述疗法无效时,可选用硬化剂作下鼻甲注射治疗。
5.找出与疾病有关的病因并及时治疗。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为鼻粘膜、粘膜下层及鼻甲骨的增生肥厚性改变,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
(一)病理粘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粘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粘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
(二)临床表现
1.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常张口呼吸,嗅觉多减退。
2.鼻涕稠厚,多呈粘液性或粘脓性。由于鼻涕后流,刺激咽喉致有咳嗽、多痰。
3.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或炎症,出现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称筛前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症。
4.检查:①下鼻甲明显肥大,或下鼻甲与中鼻甲均肥大,常致鼻腔堵塞。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②粘膜肿胀,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表面不平,或呈结节状或桑椹状,尤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为明显。探针轻压凹陷不明显,触之有硬实感。③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后粘膜收缩不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310100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图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带传热脚的计算机CPU风冷传热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