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锚杆支护进料软管的引导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101986000007168 | 申请日: | 1986-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86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扎莫·利普安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伊坦佩尔拉公司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彦斌;石小梅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支护 进料 软管 引导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岩石锚杆支护灌浆时用于引导混凝土进料软管的装置。利用进给器将混凝土进料软管(10)从卷线筒上送入支撑在钻孔设备(3)的推进梁(4)上的导向头(7)中去,再穿过导向头进入岩石上的钻孔(9),然后再根据钻孔被填充的程度返回到卷线筒上。为了防止混凝土进料软管(10)的进给器被弄脏或遭受机械损坏,混凝土进料软管(10)通过柔性引导装置(12)推入导向头(7)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岩石锚杆支护灌浆时用于引导混凝土进料软管的装置,其中,利用进料器将混凝土进料软管从卷线筒上送到一个由钻孔设备推进梁支撑的导向头中,再穿过该导向头进入岩石上的钻孔中去,然后再根据岩孔被填充的程度,返回到卷线筒上去。
在岩层上进行锚杆锚入时,利用灰浆,例如混凝土,将锚杆固定在岩石上的钻孔中,以便使坑道和掘进空间的岩石得到加固。
在机械化锚杆支护锚入的灌浆过程中,混凝土进料软管的进给器被固定地安装在供浆机和钻孔机的结合体上。在进给器的后面,混凝土进料软管沿着一条硬导向槽被引进钻孔中。芬兰第832124号专利公布了这种已知的灌浆装置的一个例子。
已知方法的缺点是:软管进给器位于钻孔设备的附近,因此很容易被弄脏和遭受机械损坏。同时,混凝土进料软管进给器也增加了推进梁的重量。另外,进给器占居较大的空间并妨碍推进梁在狭窄的钻孔部位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以上缺点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其特征在于:利用柔性引导装置把混凝土进料软管推进导向头中。同时,用于引导混凝土进料软管的柔性引导装置位于混凝土进料软管进给器和导向头之间。混凝土进料软管的进给器离开钻头一段距离安装。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想法,即利用进给器将混凝土进料管推入导向头或导向管的入口,而不是象以前的方法那样,利用进给器将进料管拉入导向头或导向管的入口。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进给器从钻头上换置到一个遮蔽的地方,例如移到大型运载车上或钻机悬臂上。进一步说,柔性引导装置允许钻头在钻孔期间向不同方向运动。柔性引导装置也对软管起保护作用以防止它缠绕起来,例如缠绕到钻机悬臂凸出部上。另外,引导装置支承软管使其避免产生锐弯(例如从钻孔中抽出软管时)。由于柔性引导装置具有固定尺寸,因此它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在不会被弄脏或遭受机械损坏的地方,方便地测量进入钻孔中的软管的长度。以本发明为依据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因此制造和使用成本都是非常低的。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叙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采用的锚杆支护锚入装置的简略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一个柔性引导装置实施例主要零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引导装置沿Ⅲ-Ⅲ线的剖面图,以及
图4是如图3所示的零件的另一实施例。
锚杆支护锚入装置主要包括运载车1,它通过悬臂2支撑钻孔设备3。钻孔设备主要包括推进梁4,它与悬臂2、钻孔机5和钻杆盒(图中未画)相连接。锚杆支护锚入装置还包括锚杆进给机械(图1中未画)。锚杆支护锚入装置的这些部件可能与某些已知的结构相似例如芬兰第831481号专利所公布的结构。
锚杆支护锚入装置也包括一个软管进给器,软管的作用是输送灰浆,例如混凝土。软管进给器主要由安装在运载车1上的软管存放装置(例如卷筒6)和推进梁4组成,导向头可以按已知方式被转到钻孔轴线A,其作用是引导软管通过固定在推进梁端部的引导头8,进入岩石上的钻孔9中。在图1例子中,软管10的运动是通过转动卷线筒6来实现的,软管穿过导向器1〈&&〉卷线筒上松开。在图1的场合,卷线筒的旋转机械安装在卷线筒6的后面,因此图中未画出。旋转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马达来完成。当然,反方向转动卷线筒6就可将软管重新绕紧。
根据本发明,软管10的进给器(在图1中,其标号为6和11)被安装在运载车1上,更确切地说是安装在悬臂2上,进给器通过柔性导向装置12与刚性导向头7相连,引导软管10从进给器进入导向头。柔性导向装置的两个端部12a和12b分别与进给器和导向头相连,从而其长度保持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伊坦佩尔拉公司,未经欧伊坦佩尔拉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