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压放电灯在审
| 申请号: | 101986000005815 | 申请日: | 1986-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66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金德伦·威廉穆斯·科尼利斯;库曼斯·亚伯拉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新根 |
| 地址: | 荷兰.艾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灯 | ||
高压放电灯有电极,电极包括一钨电极棒(24),电极棒(24)伸入灯管内,一钨导线部分(26)螺旋状地绕在电极棒伸入灯管内的一端(25)上,螺旋状绕制的导线部分(26)的末端(30,31)位于该导线部分(26)的外轮廓线(29)之内,端面(32,33)是没有毛口边的拉断面。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放电灯,该灯包括一个密闭真空封接的半透明灯管,管内充有可电离气体,灯管有电极伸入灯管内,并与电流源导体相连接,电流源导体穿过灯管壁伸出灯管之外。每个电极包括一个主要成份是钨的棒,围绕钨棒伸入灯管内的一端绕有一主要成分是钨的导线部分,导线部分有具有端面的末端,尤其是英国专利申请8,331,819(DNH10513)介绍了这一种灯。
成螺旋状地围绕着电极棒的导线其目的仅用来在电极上得到一个满意的温度分布,但也可用来保持住电子发射材料。
在螺旋状地绕制导线时,导线起始的部分必需被夹住,例如用一夹钳,在完成绕制导线的操作后,导线的绕制部分必须与留下的未绕制部分分离开,被夹住的导线的起始部分也必须除去。绕制的导线部分通过剪断、夹断,磨掉或切断与其非绕制的起始部分和末端分离开。这样在绕制导线的端面基本上都会形成毛口边。由于绕制部分是自由的,它的端部会松弹开来,因为在绕制的时候它们比远离它们的部分变形要小一些,况且不可能使工具很接近于绕制部分,假如绕制部分必须不被损坏的话更是如此。在大规模制造的高压放电灯中,螺旋状绕制的导线部分的端子有相当大的一部份伸出螺旋部分外轮廓线,且端面有毛口边。
但伸出的端部可能会带来不利,因为它们可能形成一个放电电弧会终止的优先区域,或者在灯点着情况下阻止放电电弧马上终止于电极的尖端。如果在制造灯的过程中,需把电极通过灯管的狭窄开口塞入时,它们也是很不利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个解决放电灯中伸出端子问题的方法,该放电灯包括具有绕组的钨棒。并提供了一种其电极结构能以简单方法制造的灯。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本文开头一段描述的那种灯里实现这一目的。其中导线的端部实际上至少位于螺旋形绕制导线部分外轮廓线之内,且其端面为拉断面。
拉断的表面具有与通过剪断、夹断、磨掉或切断方法而形成的表面可明显区别的典型结构。这些表面粗糙,并且没有用工具分离表面时留下的诸如凹槽那样的痕迹。由于表面的粗糙,这些表面是无光泽的。并且由于是拉断的表面,便没有了工具留下的毛口边,因此本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容易地认出这种拉断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灯的电极的螺旋状绕制的导线能通过下述的方法得到:在完成螺旋状地绕制导线的操作后,导线的没有螺旋状绕制的余下部分通过将其拉断而与螺旋状绕制导线部分分离开。导线就在与其所绕钨棒相脱离接触的地方断开。
本发明是基于对这样事实的认识:即在拉断步骤时施加在导线上的力在绕制导线部分的端部产生塑性形变。在绕制导线部分时在这部份的端部之间的导线部分也已经产生了形变。正是由于这种塑性形变,使通过“拉断”所形成的螺旋状绕制的导线部分的有关端部至少实际上位于导线部分的外轮廓线之内。拉断表面是平的,且没有毛口边。在紧邻拉断表面的区域内,导线的直径较远离拉断表面的导线直径要小。如果在绕制前对导线部分加热,例如加热温度为800°至850°,来加强导线的话,那么直径的减小程度就要比没有对导线部分加热,或加热的温度较低时要大。导线的首端,即在绕制导线部分时被夹住的那一端,也能从导线部分以相应的方式断开。
导线部分绕在其上的棒可以是电极棒或一根可与绕制导线部分分离的辅助棒,从辅助棒上分离开的绕制导线部分被安排来围住电极棒。导线部分可以固定在电极棒上,例如用焊接的方法。
螺旋状绕制的导线部分可以安排成分数层绕制(例如二层),第一层线圈直接绕在电极棒上,第二层线圈绕在第一层上。另一种方法是螺旋状绕在电极棒上的导线部分的二层是独立分开的。
根据本发明的灯可以是一种高压钠灯,它具有一如氧化铝或蓝宝石的陶瓷灯管,也可以是一种含有金属卤化物和有一陶瓷或石英玻璃灯管的高压水银蒸汽放电灯。
附图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灯的实施例,图中:
图1是一高压钠放电灯的展开的侧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未经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