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离室同位素示踪单井中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101986000004175 | 申请日: | 1986-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175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生;戴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离室 同位素 示踪单井中 测定 地下水 流速 流向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测井技术,发明提供一种单井中同位素示踪测定装置,要求制作简单、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测量精度高。发明装置主要由投源、测量和定位三系统组成。特别是投源系统中采用医用洗耳球可控制、调节示踪溶液喷出:测量系统中选用直读电高室,可直读出数值矢量,定位系统中采用萤光指南针照像定方位。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测井技术领域。涉及用电离室(简称IC)同位素示踪单井中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的装置。
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的方方法是MOSer(1957)和Mairhofer等人(1963)分别提出的。采用同位素示踪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的装置已有多种见诸于世。较早的有接杆计数器;以后有波兰I·B·HAZZA设计的P-32吸附、X胶片显影定向定速装置,日本落合敏郎的三层同位素稀释室测向测速装置,DrOSt和KIOt2等的棉纱网吸附测向、活性炭吸附测向装置,美国专利4051368、英国专利2009921和1598837介绍的中子活化测向测速装置,西德慕尼黑水文地质实验室W·DrOSt1982年的测定地下水渗透流速流向的示踪新式探头,还有中国专利85107160中介绍的热释光同位素示踪测量装置等。但上述各种为有关专业人员熟知的装置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接杆器只适用于测浅井需地面电子接收设备,且操作麻烦;各种吸附法容易造成污染,对井深及口径都有一定要求,操作困难,中子活化法存在防护问题,成本高;西德的新式探头工艺复杂,探头内部需有三部控制电机、动密封、导气管和8芯电缆,加上地面接收仪器,造价昂贵,推广使用受到限制,热释光同位素测定装置虽测定精度高,制造简便,投源少,但需要两芯电缆和地面测量设备,热释光测量技术要求较高。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同位素示踪测定装置而要求避免上述不足,制作简单,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测量精度高。据发明,装置主要是由投源系统、测量系统和定位系统三部分组成,特别是投源系统采用医用洗耳球,测量系统采用直读电离室、定位系统采用指南针极端涂萤光使相纸感光成像等,使发明装置达到了发明任务所提出的要求。
下面依据附图进一步阐期发明的各个技术细节。
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指明了与发明一致的测定装置的结构。
图2是测量系统直读电离室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定位系统的涂有萤光物质的指南针示意图。
本发明的构思可用图1、2、3来说明。整个装置是由外壳、投源系统、测量系统和定位系统所组成。见图1,投源系统由测绳(1)重锤(2)、轻质内缸(3)、螺栓(4)和洗耳球(6)所构成。测绳穿过重锤与螺栓相连接,螺栓穿过内缸两侧的槽与外缸(即外壳上部)相连接,内缸上方是重锤,其下方压在洗耳球上。将符合示踪条件的放射性同位素溶液注入洗耳球(6),同位素溶液经洗耳球喷出后经窗棱(8)旁边均匀流出,注入洗耳球(6)的溶液不宜过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保证溶液能全部喷出。测绳(1)为普通钢丝绳,内缸(3)用轻质材料制成,可以上下活动,压在洗耳球上,不会使其变形。当整个装置落到井中测量位置时,沿测绳(1)投下重锤(2)压在内缸(3)上,在重锤(2)的作用下,洗耳球(6)内的同位素溶液通过窗棱(8)两侧进入稀释腔体,与井水均匀混合。
测量系统由置放在金属薄壁密封罩(9)中对称排列的电离室(11)组构成,安放在洗耳球喷口下方,直读电离室由目镜(透镜和标尺)(20),物镜(21,验电器(22),和充电触头构成。电离室组中央为带有槽的铅柱(或铜柱)(10),用于屏蔽掉其他方向来的γ射线,密封罩(9)上部半球状铅(或铜)体,可使电离室(11)避免受到垂向的照射。在稀释腔体内,与井水均匀混合的同位素溶液,在水流的作用下,示踪同位素沿着流水方向做机械弥敢运动,因而同位素在稀释腔体内呈不均匀分布。顺水流方向浓度最高,逆水流方向浓度最低,根据这个原理,通过测量系统电离室组的读数矢量,即可判别所测地层地下水的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600000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床活性炭吸附-解吸装置
- 下一篇:涤纶高速纺予取向丝整理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