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缝钢管轧机在审
| 申请号: | 101985000006452 | 申请日: | 1985-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452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建民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西直门外南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钢管 轧机 | ||
本发明无缝钢管轧机的三辊负特征角斜轧轧管机与穿孔机是生产中小型无缝钢管的轧制设备。发明这种轧管机与穿孔机是依据“负特征角斜轧理论”,关键是改变了“传统”的曼氏斜轧机型的工艺状态,建成具有负特征角斜轧特点的机型。这种轧管机与穿孔机的主机机型都是相同的三辊斜轧机,轧管的轧辊与穿孔的轧辊不同,调整的工艺参数也不同。可以以本发明的轧管机与穿孔机为主体建立新的轧管机组,以这种方法开拓和发展中小型无缝钢管工业。
本发明涉及一组斜轧轧机,是生产无缝钢管管材的轧制设备。
轧制无缝钢管的穿孔机和轧管机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85年,德国的曼内斯曼(Mannesmann)兄弟就发明了斜轧穿孔机,又于1891年发明了皮尔格轧管机,1906年斯特菲尔(Stiefel)发明了自动轧管机,1936年美国人阿塞尔(Walter·J·Assel)发明了阿塞尔轧管机。近些年,意大利发明了压力穿孔机,德国施洛曼一西马克公司发明了三辊行星斜轧轧管机。利用这些无缝钢管轧机又形成了“自动轧管机组”、“皮尔格轧管机组”、“阿塞尔轧管机组”、“连轧管机组”和“三辊行星斜轧轧管机组”等等的组合型式。尽管无缝钢管的轧制设备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但由于轧制理论和由此产生的轧制工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导制了轧制设备的越来越复杂和庞大,轧制效率低,轧制出的产品表面质量不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负特征角斜轧理论入手,优化斜轧机型的工艺状态,提出具有负特征角斜轧特点的新机型。
负特征角斜轧理论是本发明的基础,是确定斜轧工艺参数的根据,下面简述之。
斜轧轧辊辊面是一个回绕轧辊轴线的空间回转曲面,通常由一个圆锥面或由几个圆锥面联合组成,也可以是一个特殊的回转曲面。对于一个确定的斜轧轧辊辊面,就必定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回绕轧制轴线的空间回转曲面与之接触,一般称这一空间回转曲面为斜轧空间曲面,它们之间的接触线是一条空间曲线,被称为接触线。斜轧轧辊辊面与斜轧空间曲面是一对共轭回转面,斜轧空间曲面可视为斜轧轧辊辊面回绕轧制轴线回转的结果,而斜轧轧辊辊面亦可视为斜轧空间曲面回绕轧辊轴线回转的结果。斜轧轧辊辊面可以视为接触线回绕轧辊轴线回转的结果,斜轧空间曲面也可以视为这一接触线回绕轧制轴线回转的结果。任何斜轧轧机,其斜轧过程都是通过上述斜轧空间来实现的,轧件要在该斜轧空间曲面的某一位置与轧辊接触,在该斜轧空间曲面的某一区段上完成它的主要工艺变形,又在该斜轧空间曲面的某一位置轧出。斜轧过程中的各工艺参数都无不与该斜轧空间曲面、斜轧轧辊辊面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线的相应参数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斜轧空间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斜轧过程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探索更有利的斜轧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建民,未经高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径向活塞泵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