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浮力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101985000006037 | 申请日: | 1985-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037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超;李启聪;汪永良;刘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船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丰;刘淑华 |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力 材料 | ||
一种适用于各种载人潜器的浮力材料,是采用从发电厂废弃的粉煤灰中提取的空心玻璃微珠做为基本的原材料。浮力材料基体结构组成是由环氧树脂形成的环氧空心球。敷着在环氧空心球上的环氧空心球加强外壁及充满各环氧空心球之间空间的填充材料组成浮力材料基体。经试验其性能指标,比重小于0.5,耐压性能高,破损后吸水率低,适用于载人潜器。并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成批量生产。
本发明是属于一种适用于各种载人潜器上的浮力材料。
目前,复合浮力材料按其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造空心玻璃微珠为填充材料由环氧树脂粘接而成,其比重较大在0.54以上,虽已用于深海潜器上,但由于比重大,单位体积所提供的浮力小。另一类是以上述材料为基体进行发泡,并对材料的外层用玻璃纤维布与环氧树脂进行表面处理,可使比重小于0.5,但其表面层一旦破坏后,其吸水率迅速增加,可高达60%,这样在材料受到较高静水压力后,不能保证潜器安全可靠工作,不能用于载人潜器上。而且以上两种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国内尚没有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浮力材料,它的比重即小于0.5,并且耐压性能又强,破坏后抗吸水性能又好,可用作载人潜器上的浮力材料。由于利用从发电厂废弃的粉煤灰中提取的空心微珠为原材料之一,使制备工艺简单,造价低,可成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基本构成,如材料结构示意图(一),浮力材料基体(1)是由环氧空心球(2)和敷着在环氧空心球上的环氧空心球加强外壁(3)及充满各环氧空心球之间的混合填充材料(4)组成。环氧空心球(2)是由环氧树脂形成的,环氧空心球加强外壁(3)是环氧树脂和空心玻璃微珠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填充材料(4)是由环氧树脂和空心玻璃微珠按一定配比混合组成。经过微幅振动充填到材料基体(1)各环氧空心球之间的空隙中。其中的空心玻璃微珠材料是从发电厂废弃的粉煤灰中提取的。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叙述:
附图(一)表示该浮力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该浮力材料的制造工艺过程。先将事先已制备好的空心环氧球(直径0.2~0.4mm,比重为0.06~0.09)用环氧树脂粘接两至三层空心玻璃微珠,构成200~300μm的外壁,其堆比重为0.12~0.14。将这种空心球放入模具(根据所需材料形状,大小制成的)中,进行微幅振动,使其充满模具。然后再将80目以下的空心玻璃微珠充填到模具中。同样进行微幅振动,使其极大限度的充满材料基体(1)内的各环氧空心球的剩余空间。然后密封好模具,用真空抽吸法将带有固化剂的环氧树脂吸入模具中,使环氧树脂充满环氧空心球与空心玻璃微珠之间的空间。这样制成的浮力材料,其比重≤0.5,表面不必另行处理,即能保证浮力材料的致密性,质轻而耐压,将该材料任意剖开放入静压力下试验,在规定的压力下(150压力以下),其吸水率≤3%,符合规定要求,可应用于各种载人潜器上,提供所需要的浮力,保证安全可靠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未经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火花加工用水基工作液
- 下一篇: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连接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