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快泄阀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101985000005203 | 申请日: | 1985-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70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8 |
| 发明(设计)人: | 沃博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标准公司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 地址: | 美国纽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泄阀 装置 | ||
当机车上采用AB/D型控制阀之类按压力平衡原理工作的机车控制阀时,其上装有快泄阀用以缓解与车厢制动器无关的机车自动制动器,在常用制动操作时,瞬时压下独立制动阀操纵杆,排放机车继动阀的控制压力,以缓解机车的制动;同时使辅助风缸卸压而和制动管的压力一致,以防止松开制动阀操纵杆后,控制阀重新进行制动,在紧急制动操作时,因为辅助风缸和制动管一样完全卸压,在瞬时压下独立制动阀操纵杆时可防止机车的重新制动。
本发明涉及铁路列车制动设备,特别是用于缓解与列车车厢无关的机车上的自动制动器装置。
现今,机车空气制动系统采用一种能选择调节的控制阀装置,以便进行货车机车所需的直接缓解型操作或者进行客车机车所需的分级缓解型操作。另外,这种控制阀还装有一个快泄阀,用以缓解与车厢制动器无关的在机车上起自动制动作用的控制阀。这种快泄阀是通过压下机车独立制动阀操纵杆来致动的,由于机车的自动直通空气制动系统通过一个双止回阀与制动缸继动阀相连接,自动空气制动器仅缓解到对应于独立制动阀操纵杆施压区位置的某个值。题为“26种机车用制动设备”的WABCO规程手册C-g-5071-6中有关于上述机车空气制动系统装置和系统操作的叙述。这种机车制动设备对于从事铁路工业的人来说是一般的,众所周知的。
有人建议,当机车明确地用于货车时,可用普通AB/D型控制阀那样的货车车厢控制阀代替传统的机车控制阀。由于该AB/D型控制阀与通常用在机车上的26种控制阀相比要简单得多,因此可以节约相当可观的费用。但是普通AB/D型控制阀不能单独缓解机车自动空气制动器。此外,普通的AB/D型控制阀是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工作的,它不同于操纵这26种控制阀所依据的正比原理。这样,普通的快泄阀就不可能与这种AB/D型控制阀一起使用。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快泄阀,它能与一种比较经济的,按上述压力平衡原理工作的机车型控制阀一起使用,以便缓解与车厢制动器无关的机车上的自动空气制动器。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根据前一个目的提供一种新的快泄阀,这种阀可防止一个辅助制动单独快速缓解后机车自动空气制动器又可自动起作用。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快泄阀,这种阀允许一旦需要增加制动力时可进一步使用机车自动空气制动器。
本发明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快泄阀,这种阀可保证在紧急制动单独快速缓解后,机车自动制动器接着自动地起作用。
这些任务,是通过从机车控制阀经一个放泄阀到制动缸继动阀的制动缸线路上装管道而完成的。司机压下机车独立制动阀操纵杆时,该放泄阀随机车起动管道的增压而启动。放泄阀起动时,控制阀与继动阀之间、经由制动缸线路的流体压力通路被阻断而制动缸线路的继动阀段已无力,缓解机车上的自动制动器,制动缸线路的控制阀段则被连接于扩散阀的启动腔。当扩散阀启动,使控制阀移至其缓解位置时,辅助风缸的压力卸入大气,制动缸线路的控制阀段也连通大气。发生这一情况时,作用于扩散阀的压力已无力,使该阀复位并使辅助风缸停止卸压。这样就保证了辅助风缸仅排出足以使控制阀位于缓解位置的压力,因此还可以作制动。现在,当独立制动阀操纵杆缓解时,经过一段允许前述过程发生的较短时间后,放泄阀回到它的正常位置。在这个位置,控制阀与继动阀之间的制动缸线路中的流体压力通路重新导通。然而,由于控制阀在它的缓解位置上保持制动缸线路是通大气的,就避免了机车制动器不必要的重复使用。
装有一个限压止回阀是为了在辅助风缸压力经扩散阀排入大气时,使辅助风缸压力能保持某个预定值,这样,机车上的紧急制动单独快速缓解后,制动器将在一个相应于辅助风缸压力所保持的值自动地重新适用。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以及附带的优点从下面根据附图所作的更详细说明中可更明显地见到。
图1是机车制动系统的管路简图,以示意方式表示本发明快泄阀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图1所示的机车制动系统的管路简图,表示快泄阀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3表示一个依据图1或图2的实施例并以提升型扩散阀代替柱塞型扩散阀的快泄阀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标准公司,未经美国标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烟道气中脱除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水加热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