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交流三相单绕组电机的变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101985000003031 | 申请日: | 1985-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672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钱罗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罗奋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福建省厦门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三相 绕组 电机 方法 | ||
1、交流三相单绕组多速电机的变极绕组,采用反向法变极或换相法变极,其特征是:
a.以线圈边为基本单元设计变极绕组,使绕组在变前极和变后极中的所有线圈的一条边落在(计算分布系数所确定了的)所属正相带槽(或正相带圈边)中,其另一条边落在(计算分布系数所确定了的)所属负相带槽(或负相带圈边)中,该绕组在变前极和变后极中,绕组系数仅仅等于设计相带时所确定的分布系数;
b.在反向法变极时,同一个反向支路的各线圈的二条边,分别处在本相属同样反向的正相带槽号(或正相带圈边号)和负相带槽号(或负相带圈边号)中;
c.在换相法变极时,同一个换相支路的各线圈二条边,分别处在本相属同样换相(如:A→B,-A→-B)的正相带槽号(或正相带圈边号)和负相带槽号(或负相带圈边号)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极方法,其特征是:所说变极绕组可以为单层结构形式,也可以为双层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罗奋,未经钱罗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101985000003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韧性氮化硅基陶瓷刀具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高冲击尼龙组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