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量模具型腔中的熔融材料的温度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3804998.8 | 申请日: | 200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15485C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G·奥拉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准模具(2007)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量 模具 中的 熔融 材料 温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装置,尤其是用于测量模具型腔中的熔融材料的温度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装置中的温度的准确控制对于在注塑工艺中维持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控制来说是很重要的。通常设置了加热器来加热流经歧管和喷嘴的熔体,并且设置冷却通道来冷却模具型腔中的熔体。在注射期间,熔体必须保持在熔体材料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一旦将熔体注射到模具型腔中,熔体便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从而生产出模制品。这一预定冷却速度至少部分地根据熔体在进入到模具型腔中时的温度来计算。
在多型腔的注塑装置中,进入模具型腔的熔体的温度通常在从一个模具型腔到另一模具型腔之间有所变化。这样,对于各模具型腔中的塑料而言,最优的冷却时间可能稍有不同。对于使用半结晶树脂的注塑应用而言,这一温度变化通常会导致生产出质量较差的模制品。
半结晶树脂的一种普遍应用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预成型件的生产中。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预成型件,半结晶树脂必须在模具型腔中冷却足够的时间,以允许预成型件在被顶出前固化,同时避免形成结晶部分。结晶部分通常形成在模具浇口附近的预成型件的底部中。结晶部分使得预成型件变脆,因此在进行吹塑模制时可能会裂开。
已经进行了许多种尝试来优化PET预成型件的冷却,以便有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模制产品。例如,2001年1月9日授予Husky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的题为“预成型件的后模制冷却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专利No.6171541公开了一种快速注塑工艺,其中在完成冷却工序之前将模制品从模具中顶出来。
2001年8月21日授予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的题为“型芯流体速度诱导器”的美国专利No.6276922公开了一种位于冷却供应管的出口处的诱导器,其用于改善整个型芯上的冷却供应循环。
2001年1月23日授予Jobst Gellert的题为“注塑冷却用的型腔镶件”的美国专利No.6176700公开了一种注塑装置,其包括具有冷却流体流动通道的型腔镶件,该通道在镶件的整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延伸。型腔镶件用于改善模制品的冷却工艺。喷嘴包括有热电偶,其可测量熔融材料在离开喷嘴时的温度。
尽管所有这些尝试均可改善模制品的冷却工艺,然而测量模具型腔中的熔融材料的温度的方法并未得到改进。由于在喷嘴出口处可能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因此希望能得到针对该区域的额外的温度测量。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模具型腔中的熔融材料的温度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装置,包括:具有歧管通道的歧管,所述歧管通道用于接受压力下的熔融材料的熔体流并且将所述熔体流传送到喷嘴的喷嘴通道中;用于接受来自所述喷嘴的熔体流的模具型腔,所述喷嘴通道经由模具浇口与所述模具型腔相通;和位于模具型腔的热电偶,其用于测量所述模具型腔中的熔融材料的温度,其中所述喷嘴包括一个喷嘴加热器,所述热电偶连接到一个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模具型腔的靠近所述模具浇口处的热电偶所测量的温度用于控制所述喷嘴加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制部件的方法,包括:将熔融材料的熔体流在压力下从歧管的歧管通道中经由喷嘴的喷嘴通道和模具浇口传送到模具型腔中,所述熔体流被与所述喷嘴相连的喷嘴加热器所加热;使用第一热电偶来测量所述模具型腔中的熔融材料的温度;和使用第二热电偶来测量所述喷嘴中的熔融材料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模具型腔中的所述第一热电偶用于控制喷嘴加热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更充分地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型腔注塑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1所示注塑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注塑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型腔注塑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共注塑装置;和
图6是具有浇口的注塑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该浇口装有用于调节浇口尺寸的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准模具(2007)有限公司,未经标准模具(2007)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3804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