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配机无效
| 申请号: | 02232411.9 | 申请日: | 2002-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2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震京 |
| 主分类号: | D01G13/00 | 分类号: | D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凤儒 |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配机,属于羽绒、羽毛和纤维制品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羽绒、羽毛制品加工新工艺的需要,要求将羽绒、羽毛和纤维进行混合,但是由于羽绒、羽毛和纤维的比重相差悬殊,混合时难度很大,现有设备尚无法满足需要,目前只能采用手工操作进行混合,费工、费时,因此急需一种专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配机,可将羽绒、羽毛与其它纤维充分混合均匀,操作简单、省力、省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设计方案:
一种混配机,包括一封闭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料口、排料口;在封闭壳体内部的进料口和排料口之间设有风机和搅拌器,搅拌器由搅拌器主轴和其上的搅拌器桨叶构成。工作时,启动风机,将羽绒、羽毛和纤维从进料口中投入,经风力循环与搅拌器混合搅拌后,从排料口排出,可将羽绒、羽毛与纤维充分混合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封闭壳体为封闭环状壳体,并且在所述封闭环状壳体内的排料口处发有排料风门、进料口的后部设有循环风门。为了混合的更加均匀,在搅拌混合时可进行风力循环与机械搅拌混合,即将排料口处的排料风门关闭,同时将进料口的后部的循环风门打开,投料后,将进料口上的进料口盖板关闭。在风机和搅拌器的共同作用下,羽绒、羽毛与纤维在封闭环状壳体内进行循环搅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将排料口处的排料风门打开,同时将进料口的后部的循环风门关闭,羽绒、羽毛与纤维的混合物靠风压从排料口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搅拌器的搅拌器桨叶呈后掠角。在混合搅拌过程中,搅拌器桨叶呈后掠角可使羽绒、羽毛与纤维不缠裹在搅拌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器桨叶为复数根,在搅拌器主轴上的排列是螺旋状的。有利于混合搅拌时受力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每根搅拌器桨叶的截面为圆形,有利于混配时发挥循环气流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封闭环状壳体内有一开口,开口处安装有负压备用风机,该负压备用风机与壳体间以金属网相隔。该负压备用风机的功率远小于用于送、排料及循环用的风机的功率。该负压备用风机的使用可降低封闭环状壳体内的压力,有利于投料,防止投料时羽绒飞扬。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机为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比轴流式风机更有利于送、排料及循环封闭环状壳体内的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封闭环状壳体外设有电机,该电机通过减速器与搅拌器主轴相连。搅拌器可以手动,也可以电动,一般来说都是采用电动。
本实用新型对送、排料及循环用的风机和搅拌器的数量并没有具体限定,一般都各采用一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搅拌室1与循环筒6构成一环状封闭壳体。搅拌室1内装有搅拌器主轴2,并与搅拌室左侧的减速器3相连,减速器3与电机的轴(图未标示)连接;搅拌器由搅拌器主轴2和其上的搅拌器桨叶13构成;在搅拌室的右端设有排料口11、在排料口11处安有排料风门10;在搅拌室1的上部连接有循环筒6,在循环筒6上部设有进料口5,在循环筒6内的进料口5前部装有一台离心式风机4;在循环筒6内的进料口5后部设有循环风门8;在循环风门8的下部有一开口,开口处装有一台负压备用风机9,负压备用风机9与壳体内部以金属网12相隔。以上的电机、风门均由控制台7统一控制。电机转速为10~150转/分钟。
实施例
搅拌室1采取长2000mm,直径1000mm的筒状的容室,搅拌器主轴2的转速18~150转/分钟;循环筒6采取循环路长4000mm,直径400mm;风机4采用防爆型离心风机;采用与门电子电路来控制电磁阀或气动系统实现打开进料风门和循环风门或关闭进料风门和打开循环风门,以上动作也可采用手动控制;负压设备风机采用一般通风机;在进料口还设有盖板,以防物料飞出;该混配机每分钟可加工1公斤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震京,未经李震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32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