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质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02231821.6 | 申请日: | 200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27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军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地址: | 4144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水浴 脱硫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石质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锅炉烟气脱硫除尘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湿式脱硫除尘装置,具有工作平台、灰水分离器、爬梯和复杂的上水管循环系统,其机构复杂,耗水量较大,且水的排放有污染。由于采用金属构件极易腐蚀,寿命短,且需经常维修。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质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脱硫效果理想,机构简单,耗水量较少,无排水污染,且寿命长,基本不需维修,造价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石质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包括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为底端开口的壳体形件,在本体内具有进气烟道,小室、气水分离区,在所述本体顶部具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
所述进气烟道的顶端与烟气进口相通,底端为开口,在所述底端开口的壁上具有斜角,使进气烟道的底端变窄;
所述小室的一侧与进气烟道相邻,小室的底端为开口,在小室中具有挡烟墙,所述挡烟墙的顶部与小室的顶部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挡烟墙的底端伸出于小室底端开口的下方;
所述气水分离区与小室另一侧相邻,气水分离区的底端为开口,顶部与烟气出口相通;
在所述本体下方具有水池,所述水池中的水面距进气烟道底端和距水室的底端均保持间隙,水面淹没小室中挡烟墙的底端。
所述气水分离区的顶部是敞开的,在顶部敞开开口的上方具有挡板。在进气烟道中,在与所述斜角对面一侧的壁的上方具有挡板。
或者所述气水分离区的顶部是封闭的,在顶部具有孔与烟气出口相通。
在所述本体下方的水池中,装有刮板除渣机。
所述石质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是用石材制作的。
本实用新型为湿式除尘器,除尘脱硫为一体,靠高速烟气冲击水面,使烟气中的尘粒和二氧化硫被水吸收,达到理想的除尘脱硫效果。其工作原理为:烟气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水浴脱硫除尘器后,通过扁而宽的进气烟道底端出口,以高速冲击水面,并翻过隔墙底部,改变运行方向进入小室,而尘粒和烟气由于惯性仍按原方向冲击水面而被大量吸收到水中,烟气翻过隔墙时,以高速度从隔墙与水面间的间隙中掠过并冲击水面又激起大量水滴和泡沫,与烟气混合,一部分粒径很小、仍随烟气运动的尘粒便被水滴和泡沫粘附。烟气进入小室内时首先冲向挡烟墙,一方面一部分粘有尘粒的水滴和泡沫粘附在挡烟墙上,逐步累积增大落入水中,另外,被烟气激起的水浪撞在挡烟墙上,又形成新的水滴和泡沫,增加了对尘粒的粘附量,又沉落在水中,然后,烟气在小室中绕过挡烟墙,改变方向运行,一部分未被挡烟墙粘附的和由水浪撞击挡烟墙而形成的水滴和泡沫,此时增加了与烟气中残留的尘粒碰撞和粘附的机会,使烟气进一步净化,另外水滴和泡沫又因惯性被粘到小室内壁上,尤其在小室的出口处,烟气又以较高的速度冲向水面,但在距水面较远处转向上方进入气水分离区时,转弯后速度突然降低,使烟气中夹带的水滴和泡沫由于运行惯性和烟气是向上运动得不到足够的顶托力而落入水中,起到了提高除尘脱硫效率和气水分离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本体中布置进气烟道、小室、气水分离区,其机构简单,并能使除尘脱硫一体化,达到理想的脱硫除尘效果。在本体下方设置水池,使耗水量较少,可用人力或机械来清除水池中的灰渣,无排水污染,采用石材来制作各结构,不易腐蚀,寿命长,基本不需维修,造价低廉。本实用新型适于各种锅炉的除尘脱硫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1本体 2烟气进口 3挡板 4进气烟道 4A开口 5斜角6人工出灰口 7水面 8水池 9间隙 10挡烟墙 11气水分离区11A开口 11B顶盖 11C孔 12小室 12A开口 13倒角14挡板 15烟气出口 16除渣机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军,未经陈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31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浅海平台导管架封隔器
- 下一篇:多极密封开闭式负离子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