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余热回收器无效
申请号: | 02229010.9 | 申请日: | 200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531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远华 |
主分类号: | F22D1/28 | 分类号: | F22D1/28 |
代理公司: | 南宁明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7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余热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余热的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造纸蒸煮制浆的喷放塔和锅炉过压蒸汽的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浆造纸厂使用的混合式热回收器是用管层或网层从上部喷淋水来冷却回收余热和治理污蒸汽,这种余热回收器体积大,结构复杂,对污蒸汽治理不彻底,余热回收率也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只需安装在其他设备的排汽口,有气流即自动工作,无噪声排放,能达到环保要求的蒸汽余热回收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进汽管7口处设环形水槽6,上出口套集汽管5,中间设一活动板2,集汽管5开口下端伸进环形水槽6。活动板被汽流吹起盖住排放口后,蒸汽从集汽管口通过水层时被冷凝成水,环形水槽的水流动靠活动板的升降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不占地,不用专人看管,安装在其它设备的排汽口,有汽流即自动工作,利用汽流的大小来实现汽水同步工作,利用浅薄的水层代替庞大的结构。申请人用6kg/cm2压力蒸汽、汽管直径40mm进行模拟试验,当汽管垂直伸向水面时,随着汽管接近水面,蒸汽被水吸收越来越多,当汽管口接近水面时,蒸汽大部分被消除,噪声减弱,当水刚浸没汽管口时,蒸汽全部被消除,余热回收率高,刺耳声消失,只有一些气泡声,从环境保护、余热回收以及安全这些要求来看,以水面刚淹过汽管为好,本技术均符合要求。即可减少能源浪费又可保护环境。适用于造纸行业的蒸煮制浆喷放塔作污蒸汽的治理和热回收,用于锅炉过压蒸汽排放时的消声和热回收,及相关化工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管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进汽管7从环形水槽6中心穿过,与环形水槽焊成一体,环形水槽6外一侧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0,中间用隔水板12焊接隔开,进汽管7出口端焊接支杆螺栓9固定集汽管5,集汽管5底口与环形水槽6的出水口10底边相平,集汽管5上排放口留一中心孔,用来定位活动板2,活动板2装在进汽管7出口与集汽管5上排放口的中间,活动板2的周围是集汽管的支杆螺栓9,活动板2中心轴通过集汽管排放的中心孔顶着控制杆3,控制杆3外伸与控制箱4开关连接,环形水槽6底焊接排水阀,进汽管7底焊接法兰。13为支杆螺母,14为中心定位架,15为盖顶板。从进汽管下部旁侧焊接出安全排汽管8,其排汽口垂直向上,并设有盖1。
工作原理及作用:活动板靠汽流的大小而上下升降,活动板上升,关闭排汽口,同时带动控制开关进水,由于集汽管排汽口被活动板关闭,蒸汽只能从集汽管底口通过,但冷水已浸没管口,蒸汽在通过底口时被冷凝成水,蒸汽消失在水中,冷水也被加热后流出,不在水槽内作环状流动。集汽管作环状向水中喷汽加热,流出的热水温度较均匀,调节进水量就能得到不同出水温度。当蒸汽流较小时,活动板靠自身重量下降到原来位置,集汽管的排放口被打开,进水同时关闭,残余汽流绕过活动板从排汽口向外排放。安全排汽管是防止水位过高而引起压力上升,根据进水量来调节排汽管口弹簧盖压力。
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废蒸汽治理不彻底和余热回收率低等问题。表现在喷放锅时无废蒸汽排向周围空气,喷放结束后,蒸球内以及喷放塔内的残汽也能够排完。锅炉过压蒸汽排放时无噪声排放。还可以回收热能加热备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远华,未经黄远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9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